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 GB50684-2011
订阅

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 GB50684-2011

6 厌氧生物处理
6.1 一般规定6.2 水解酸化反应器6.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6.4 厌氧生物滤池
2024-12-6 10:40
6.1 一般规定
6.1.1 厌氧生物处理宜通过试验或按相似水质运行经验确定处理工艺和预处理措施。6.1.2 厌氧生物处理宜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厌氧反应器内温度宜为30℃~37℃。6.1.3 有毒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宜设置污泥储存池及向反应器内投加污泥的设施。6.1.4 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系列。6.1.5 厌氧反应器内壁应进行防腐蚀处理,系统应密闭,沼气收集、处理系统应进行气密性
2024-12-6 10:40
6.2 水解酸化反应器
6.2.1 水解酸化反应器宜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预处理,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宜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水力停留时间宜通过试验或按相似水质运行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水力停留时间宜取6h~12h。6.2.2 上流式污泥床水解酸化反应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 反应器有效高度宜为4.0m~6.0m; 2 清水区高度宜为0.5m~1.5m; 3 上升流速宜为0.5m/h~1.5m/h;
2024-12-6 10:40
6.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6.3.1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用于化工污水处理时,进水COD浓度不宜大于30000mg/L。6.3.2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宜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反应器内部和进水宜设加热设施,外部宜采取保温措施。6.3.3 反应区的有机物容积负荷或水力停留时间,宜通过试验或根据同类水质运行资料确定,无试验数据时,中温消化的反应器,反应区容积负荷宜为3kg[COD]/(m3·d)~8kg[COD]
2024-12-6 10:40
6.4 厌氧生物滤池
6.4.1 厌氧生物滤池的滤料容积宜按容积负荷法计算。容积负荷应根据试验或相似污水的运行数据确定,无资料时,容积负荷宜取2kg[COD]/(m3·d)~10kg[COD]/(m3·d)。6.4.2 当进水COD浓度大于8000mg/L时,厌氧生物滤池的出水应回流。6.4.3 厌氧生物滤池的填料装填高度不宜低于滤池高度的2/3,且不宜低于2m。6.4.4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
2024-12-6 10:40
7 活性污泥法
7.1 一般规定 7.2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7.3 生物脱氮除磷7.4 纯氧曝气工艺7.5 氧化沟工艺7.6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7.7 膜生物反应器
2024-12-6 10:40
7.1 一般规定
7.1.1 活性污泥法应根据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7.1.2 活性污泥法进水的石油类含量不应大于30mg/L,硫化物不宜大于20mg/L,其他有毒害和抑制性物质在活性污泥系统混合液中的允许浓度,宜通过试验或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7.1.3 生物反应池应根据污水性质,采取水力消泡或化学消泡措施。7.1.4 生物反应池有效水深应结合地质条件、曝气设备类型、污水场高程设计确定,
2024-12-6 10:40
7.2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7.2.1 传统活性污泥法宜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污水。7.2.2 采用普通曝气工艺时,反应池主要设计参数应根据试验或相似污水的运行数据确定,当无数据时,可采用下列数据: 1 污泥负荷可取0.20kg[BOD5]/(kg[MLSS]·d)~0.30kg[BOD5]/(kg[MLSS]·d); 2 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可取2.0g[MLSS]/L~4.0g
2024-12-6 10:40
7.3 生物脱氮除磷
7.3.1 采取生物脱氮除磷的污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物脱氮除磷时,系统中有毒害和抑制性物质的允许浓度宜通过试验或按有关资料确定; 2 生物脱氮除磷时,污水BOD5与总氮之比宜大于4,BOD5与总磷之比宜大于17; 3 进水BOD5不能满足脱氮除磷要求时,应外加碳源; 4 好氧段(池)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以CaCO3计)。7.3.2 采用缺氧/好氧(ANO)工艺
2024-12-6 10:40
7.4 纯氧曝气工艺
7.4.1 有氧源可利用的条件下,可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可生物降解污水。7.4.2 纯氧曝气宜采用密闭式表面曝气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应根据试验或相似污水的实际运行数据确定,当无数据时可按下列数据取值: 1 BOD5污泥负荷宜取0.3kg[BOD5]/(kg[MLSS]·d)~0.5kg[BOD5]/(kg[MLSS]·d); 2 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宜
2024-12-6 10:40
7.5 氧化沟工艺
7.5.1 氧化沟容积宜采用污泥负荷法计算。主要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或类似污水的运行数据确定,当无数据时,延时曝气氧化沟主要设计参数可按下列数据取值: 1 污泥负荷宜取0.05kg[BOD5]/(kg[MLSS]·d)~0.10kg[BOD5]/(kg[MLSS]·d); 2 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宜取2.5[MLSS]/L~4.5g[MLSS]/L;
2024-12-6 10:40
7.6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7.6.1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数量不宜少于2组。7.6.2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的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式中:V——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有效容积(m3); Q——每个周期进水量(m3/h); S0——进水BOD5(或TN)浓度(mg/L); Ls——BOD5(或TN)污泥
2024-12-6 10:40
7.7 膜生物反应器
7.7.1 处理化工污水的膜生物反应器宜选择孔径分布均匀,非对称、耐污染和易清洗的改性聚乙烯、聚砜膜。对于含油污水,宜选择聚偏氟乙烯膜。7.7.2 当膜池与生物反应池分开设置时,膜池的间数不宜少于2间。7.7.3 膜的设计通量宜通过试验确定,计算总通量时应扣除水反洗、在线化学反洗和化学清洗时不产水部分模块的通量,并宜有10%~20%的余量。7.7.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宜选用膜孔径为0.1μ
2024-12-6 10:40
8 生物膜法
8.1 一般规定8.2 生物接触氧化8.3 曝气生物滤池
2024-12-6 10:40
8.1 一般规定
8.1.1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可采用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8.1.2 生物膜法进水含油量不宜大于20mg/L。8.1.3 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等措施。条文说明8.1.1 生物膜法的种类很多,具体选择何种工艺应根据水质、处理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耐冲击负荷、处理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的特点,在化工行业应用较
2024-12-6 10:4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1403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