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0-2010(2024年版)
订阅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0-2010(2024年版)

11.7 剪力墙及连梁
11.7.1 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底部加强部位应按墙肢截面地震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应按墙肢截面地震组合弯矩设计值乘增大系数,其值可取1.2;剪力设计值应作相应调整。11.7.2 考虑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Vw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1.7.9 各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当配置普通箍筋时,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
2024-12-6 11:31
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1.8.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区,当9度区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措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专门规定。11.8.2 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层的转换大梁,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承重结构的预应力受拉杆件和抗震等级为一级的预应力框架,应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11.8.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
2024-12-6 11:31
11.9 板柱节点
11.9.1 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板柱节点,应按本规范第11.9.3条及附录F进行抗震受冲切承载力验算。11.9.2 8度设防烈度时宜采用有托板或柱帽的板柱节点,柱帽及托板的外形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9.1.10条的规定。同时,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应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6倍,且托板或柱帽的边长不应小于4倍板厚与柱截面相应边长之和。11.9.3 在地震组合下,当考虑板柱节点临界截面
2024-12-6 11:31
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条文说明表A.0.1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的公称直径是指与其公称截面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光面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与承载受力面积相同;而带肋钢筋承载受力的截面面积小于按理论重量计算的截面面积,基圆面积率约为0.94。而预应力螺纹钢筋的有关数值也不完全对应,故在表中以括号及注另行表达。必要时,尚应考虑基圆面积率的影响。表A.0.2 本规范将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称作公称直径;而公称截面面积即现行国家标准《
2024-12-6 11:31
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
B.0.1 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中,当采用增大系数法近似计算结构因侧移产生的二阶效应(P—△效应)时,应对未考虑P—△效应的一阶弹性分析所得的柱、墙肢端弯矩和梁端弯矩以及层间位移分别按公式(B.0.1—1)和公式(B.0.1—2)乘以增大系数ηs:条文说明B.0.1 根据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必要时,也可以
2024-12-6 11:31
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
C.1 钢筋本构关系C.2 混凝土本构关系C.3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C.4 混凝土强度准则
2024-12-6 11:31
C.1 钢筋本构关系
条文说明本附录的内容与原规范基本相同,仅在混凝土一维本构关系中引入了损伤概念,并新增了混凝土的二维本构关系以及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本附录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和结构的承载力验算。C.1.1 钢筋强度的平均值主要用于弹塑性分析时的本构关系,宜实测确定。本条文给出了基于统计的建议值。在89规范和02规范,钢筋强度参数采用的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数据,当时统计的主要对象是HPB
2024-12-6 11:31
C.2 混凝土本构关系
C.2.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的平均值fcm、ft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C.2.2 本节规定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应适用于下列条件:1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80;2 混凝土质量密度2200kg/m³~2400kg/m³;3 正常温度、湿度环境;4 正常加载速度。 C.2.3 混凝土单轴受拉的应力-应变曲线(图C.2.3)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条文说明C.2.1 混凝土强度的
2024-12-6 11:31
C.3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C.3.1 混凝土与热轧带肋钢筋之间的粘结应力-滑移(τ-s)本构关系曲线(图C.3.1)可按下列规定确定,曲线特征点的参数值可按表C.3.1取用。 C.3.2 除热轧带肋钢筋外,其余种类钢筋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曲线的参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条文说明修订规范新增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为结构大变形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提供了界面的粘结-滑移参数。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
2024-12-6 11:31
C.4 混凝土强度准则
C.4.1 当采用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进行承载力计算时,材料强度参数取值及抗力计算应符合下列原则:1 当采用弹塑性方法确定作用效应时,混凝土强度指标宜取平均值;2 当采用弹性方法或弹塑性方法分析结果进行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混凝土强度指标可根据需要,取其强度设计值(fc或ft)或标准值(fck或ftk)。3 采用弹性分析或弹塑性分析求得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和主应力值后,混凝土多轴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2024-12-6 11:31
附录D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D.1 一般规定D.2 受压构件D.3 受弯构件D.4 局部构造钢筋D.5 局部受压
2024-12-6 11:31
D.1 一般规定
D.1.1 素混凝土构件主要用于受压构件。素混凝土受弯构件仅允许用于卧置在地基上以及不承受活荷载的情况。D.1.2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应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对承受局部荷载的部位尚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D.1.3 素混凝土墙和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两端支承在刚性的横向结构上时,取l0=H;2 具有弹性移动支座时,取l0=1.25H~1.50H;3 对自由独立的墙和柱,取l0=2H
2024-12-6 11:31
D.2 受压构件
D.2.1 素混凝土受压构件,当按受压承载力计算时,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工作,并假定受压区的法向应力图形为矩形,其应力值取素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此时,轴向力作用点与受压区混凝土合力点相重合。素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D. 2. 3 素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除应计算弯距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外,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垂直于弯距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此时,不考虑弯距作用,但
2024-12-6 11:31
D.3 受弯构件
D.3.1 素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称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
2024-12-6 11:31
D.4 局部构造钢筋
D.4.1 素混凝土结构在下列部位应配置局部构造钢筋:1 结构截面尺寸急剧变化处;2 墙壁高度变化处(在不小于1m范围内配置);3 混凝土墙壁中洞口周围。注:在配置局部构造钢筋后,伸缩缝的间距仍应按本规范表D.1.4中未配构造钢筋的现浇结构采用。
2024-12-6 11:31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10011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