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20
订阅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20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3.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 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 D为测距边的长度(km); 2 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 3 路
2024-12-4 17:05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4.4.1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可适用于五等高程测量。若需采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更高等级的高程测量,特别是较大区域范围的高程测量或跨河高程传递,则应进行专项设计与论证,并应符合本标准高程精度的相关要求。 4.4.2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作业宜与平面控制测量一起进行,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2节的有关规定。 4.4.3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的水准点联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卫星定位高程网宜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
2024-12-4 17:05
5 地形测量
5.1 一般规定5.2 图根控制测量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5.7 水域地形测量5.8 数字线划图5.9 数字高程模型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5.11 数字三维模型
2024-12-4 17:05
5.1 一般规定
5.1.1 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5.1.1选取。表5.1.1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 注:1 精度要求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2 局部施测大于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除另有要求外,可按1∶500地形图测量的要求执行。 5.1.2 地形测量图形成果宜包括纸质地形图
2024-12-4 17:05
5.2 图根控制测量
5.2.1 图根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施测,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 5.2.2 对于小测区,图根控制可作为首级控制。 5.2.3 图根点点位标志宜采用木(铁)桩,当图根点作为首级控制或等级点不足时,每幅图应埋设一个标石。 5.2.4 一般地区图根点的数量不宜少于表5.2.4的规定。表5.2.4 一般
2024-12-4 17:05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Ⅰ RTK测图 5.3.1 RTK测图应使用双频或多频接收机,仪器标称精度不宜低于10mm+5×10-6;测图作业可采用单基站RTK测量方法,在已建立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的区域宜采用网络RTK测量方法。 5.3.2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测区的控制点成果、卫星定位测量资料及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的覆盖情况; 2 搜集测区的平面基准和高程基准的参数,应包括参
2024-12-4 17:05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5.4.1 一般地区地形测量宜采用RTK测图,也可采用全站仪测图。 5.4.2 各类建(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进行测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民区可根据测图比例尺大小或用图需要确定测绘内容和取舍范围; 2 建(构)筑物宜用外轮廓表示,房屋外廓宜以墙角为准。当建(构)筑物轮廓凸凹部分在1∶500比例尺图上小于1mm或在其他比例尺图上小于0.5mm时,可用直线连接; 3
2024-12-4 17:05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5.5.1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量宜采用全站仪测图,也可采用RTK辅助全站仪测图。 5.5.2 各类建(构)筑物、管线、交通等及附属设施和独立性地物的测量应按本标准第5.4.2条~第5.4.5条执行。 5.5.3 房屋、街巷的测量,对于1∶500和1∶1000比例尺地形图,应分别实测;对于1∶2000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m宽的小巷,可做合并;对于1∶5000比例尺地形图,小巷和院落连片的,可合并测绘。
2024-12-4 17:05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5.6.1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宜采用全站仪测图,也可采用RTK辅助全站仪测图。测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或1∶1000。 5.6.2 建(构)筑物宜测量主要细部坐标点及有关元素。细部坐标点的取舍,应根据工矿区建(构)筑物的疏密程度和测图比例尺确定。建(构)筑物细部坐标点测量的位置可按表5.6.2选取。表5.6.2 建(构)筑物细部坐标点测量的位置续表5.6.2 注:1 建(构)筑物轮廓凸凹部分
2024-12-4 17:05
5.7 水域地形测量
5.7.1 水深测量宜采用有模拟记录的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点定位可采用卫星定位RTK/RTD测量法、无线电定位法、交会法、极坐标法、断面索法等。 5.7.2 水深测量方法应根据水下地形状况、水深、流速和测深设备选择,测深点的深度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7.2的规定。表5.7.2 测深点深度中误差续表5.7.2 注:1 H为水深(m); 2 水底树林和杂草
2024-12-4 17:05
5.8 数字线划图
5.8.1 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源可采用全野外采集、摄影测量、移动测量系统、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纸质地形图扫描数字化等方法获取,作业技术要求应按本标准第5.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5.8.2 成图软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首次使用前,应对软件的功能、图形输出的精度进行测试,并应在满足本标准要求和工程需要后投入使用; 2 数据的传输通信应具有通用数据接口,数
2024-12-4 17:05
5.9 数字高程模型
5.9.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源宜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数据、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也可采用全野外实测数据。 5.9.2 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型构建的软件应进行测试,应在满足本标准有关要求及工程需要后,再投入使用; 2 构建模型的数据源应进行分类整理、统一格式及坐标转换,并应进行粗差检验与剔除;可通过模型与数字线划图等高线数据叠合对比的方
2024-12-4 17:05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5.10.1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宜采用数字摄影影像、卫星遥感影像,比例尺可根据影像分辨率的大小及工程需要选用1∶500、1∶1000、1∶2000或1∶5000。 5.10.2 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影像资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黑白影像灰阶不应低于8bit,彩色影像灰阶不应低于24bit;灰度直方图应呈正态分布; 2 影像应清晰易读、反差适中、色调均衡,
2024-12-4 17:05
5.11 数字三维模型
5.11.1 数字三维模型(3D)的制作,宜以数字地形测量成果数据为基础,并应采用倾斜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扫描或实地测量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建模。 5.11.2 数字三维模型制作采集的纹理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纹理数据应色调均匀、反差适中、自然美观,应真实反映实际材质的图案、质感、颜色等; 2 视角或镜头畸变引起的纹理数据变形应进行调整; 3 纹理数据中
2024-12-4 17:05
6 线路测量
6.1 一般规定6.2 铁路、公路测量6.3 架空索道测量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2024-12-4 17:0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10 , Processed in 0.10126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