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
订阅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

5.1 编制内容
5.1.1规划编制层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宜根据城市规模及规划区域的不同,分类型、分层级确定规划内容及深度。 1 特大及以上规模等级城市,可分市、区两级编制综合管廊建设规划。 市级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在分析市级重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设施、重要人民防空设施、重点地下空间开发等现状、规划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管廊布局原则,确定全市综合管廊系统总体布局方案,形成以干线、支线管廊为主体的、完
2024-12-5 11:30
5.2 规划可行性分析
5.2.1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用地保障、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各类管线建设及规划、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科学论证管线敷设方式,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可行性,系统说明是否具备建设综合管廊的条件。对位于老城区的近期综合管廊规划项目,应重点分析其可实施性。 5.2.2 从城市发展战略、安全保障要求、建设质量提升、管线统筹建设及管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城市
2024-12-5 11:30
5.3 规划目标和规模
5.3.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明确规划期内综合管廊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规模,明确近、中、远期的分期建设目标和建设规模,以及干线、支线、缆线等不同类型综合管廊规划目标和规模。 5.3.2 规划目标应秉承科学、合理、可实施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需求和发展特点,因地制宜予以确定。 5.3.3 依据系统布局规划方案,统计综合管廊规划总规模。结合新区开发、老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管线改造、轨道交
2024-12-5 11:30
5.4 建设区域
5.4.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合理确定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建设区域分为优先建设区和一般建设区。城市新区、更新区、重点建设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等区域为优先建设区域。其他区域为一般建设区域。 5.4.2 综合管廊建设宜结合道路新改扩建、轨道交通建设、重大市政管线更新、功能区及老旧小区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开展。
2024-12-5 11:30
5.5 系统布局
5.5.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开发建设等,结合管线敷设需求及道路布局,确定综合管廊的系统布局和类型等。 5.5.2 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应综合考虑不同路由建设综合管廊的经济性、社会性和其他综合效益。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应重点考虑对城市交通和景观影响较大的道路,以及有市政主干管线运行保障、解决地下空间管位紧张、与地铁、人民防空、地下空间综合体及其他地下市政设施等统筹建设
2024-12-5 11:30
5.6 管线入廊分析
5.6.1 供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 5.6.2 管线入廊时序的确定应统筹考虑综合管廊建设区域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热力、垃圾气力收集等工程管线建设规划和新(改、扩)建计划,以及轨道交通、人民防空、其他重大工程等建设计划,分析项目同步实施的可行性。 5.6.3 入廊管线的确定应考虑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工程管线的现状、周边建
2024-12-5 11:30
5.7 综合管廊断面选型
5.7.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根据入廊管线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以及地下空间、周边地块、工程风险点等,合理确定综合管廊分舱、断面形式及控制尺寸。 5.7.2 综合管廊断面选型应遵循集约原则,并为未来发展适度预留空间。 5.7.3 综合管廊断面尺寸应满足现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等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并考虑以下因素: 1 应满足入廊管线安装、检修、维护作业及管
2024-12-5 11:30
5.8 三维控制线划定
5.8.1 三维控制线划定应明确综合管廊的平面位置和竖向控制要求,引导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和地下空间管控与预留。 5.8.2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条件应确定综合管廊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人民防空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平面和竖向间距控制要求。 5.8.3 综合管廊平面线形宜与所在道路平面线形保持一致,平面位置应与河道、轨道、桥梁以及地下空间建筑物的桩、柱、基础的平面位置相协调。 1 干
2024-12-5 11:30
5.9 重要节点控制
5.9.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明确综合管廊与道路、轨道交通、地下通道、人民防空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间距控制要求。提出综合管廊保护区域范围及基础性的保护要求。 5.9.2 综合管廊与道路交叉,应整体考虑工程规划建设方案,在规划有地下交通廊道的区域,综合管廊可与地下交通廊道相结合。 5.9.3 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交叉,应根据施工区域地质条件、施工工法、相邻设施性质及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等,合理确定控制间距。与
2024-12-5 11:30
5.10 监控中心及各类口部
5.10.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合理确定监控中心、吊装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等各类口部的规模、用地和建设标准。 5.10.2 监控中心及各类口部应与综合管廊主体构筑物同步规划,充分利用综合管廊主体构筑物周围地下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5.10.3 监控中心及各类口部应与临近地下空间、道路及景观相协调。 5.10.4 监控中心规划要点如下: 1 监控中心设置应满足综合管廊运行管理、城市管理
2024-12-5 11:30
5.11 附属设施
5.11.1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应明确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标识等相关附属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5.11.2 附属设施配置应注重近远期结合,结合已建、在建综合管廊附属设施设置情况,保证近期建设综合管廊的使用以及远期综合管廊附属系统的完整性。 5.11.3 附属设施配置应符合现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有关规定。 5.11.4 消防设施规划要点如下:
2024-12-5 11:30
5.12 安全防灾
5.12.1 应根据城市抗震设防等级、防洪排涝要求、安全防恐等级、人民防空等级等要求,结合自然灾害因素分析提出综合管廊抗震、消防、防洪排涝、安全防恐、人民防空等安全防灾的原则、标准和基本措施,并考虑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措施。 5.12.2 抗震方面应根据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明确结构抗震等级要求。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段及发育断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严禁建设综合管廊。
2024-12-5 11:30
5.13 建设时序
5.13.1 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综合管廊建设的近、中、远期时序。 5.13.2 应综合考虑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存在问题、现状实施条件和城市建设计划等因素,确定近期建设项目,一般以5年为宜。明确近期建设项目的年份、位置、长度、断面形式、建设标准等,达到可以指导工程实施的深度要求。 5.13.3 应根据城市中远期发展和建设计划,确定中远期建设综合管廊项目的位置、长度等。
2024-12-5 11:30
5.14 投资估算
5.14.1 投资估算应明确规划期内综合管廊建设资金总规模及分期规划综合管廊建设资金规模,近期规划综合管廊项目需按路段明确投资规模。 5.14.2 应具体说明投资估算编制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有关文件,以及使用的定额和各项费用取定的依据及编制方法等。 5.14.3 可参照《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ZYA1-12(11))测算规划综合
2024-12-5 11:30
5.15 保障措施
5.15.1 保障措施应提出组织、制度、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措施和建议,以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5.15.2 组织保障应提出保障综合管廊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措施建议。 5.15.3 制度保障应提出保障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措施建议。 5.15.4 资金保障应依据规划期内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结合城市经济总量、运营管理基础条件等特征,以科学合理
2024-12-5 11:3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53 , Processed in 0.202841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