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 GB51162-2016
订阅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 GB51162-2016

5.4 提升支承系统的安装和验收
5.4.1 提升支承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应满足各阶段设计要求。5.4.2 当独立设置提升支承系统时,其临时基础和支架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当实施提升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提升系统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2024-12-4 10:55
6 重型设备(门式起重机)整体提升的 结构系统
6.1 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及连接设计 6.2 提升支承结构设计 6.3 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 6.4 提升支承结构液压顶升系统设计 6.5 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
2024-12-4 10:55
6.1 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及连接设计
6.1.1 选择被提升的重型设备(门式起重机)大梁提升吊点方案时,应使支承结构受力合理,被提升结构变形应在弹性范围内。6.1.2 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应按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每一阶段被提升结构的强度、稳定及变形均应满足极限状态的要求。6.1.3 重型设备提升点的设计应传力直接、构造合理、减少偏心。提升点连接设计时抗力应除以附加抗力分项系数1.2。 条文说明 6.1.1 门式起重机大梁提升点的选
2024-12-4 10:55
6.2 提升支承结构设计
6.2.1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设计提升能力控制性参数应包括对应的最大承载力、主梁跨度、主梁底标高。6.2.2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体系可由门型支架、缆风绳、门型支架基础、地锚等构成。设计验算时,应按由弹性杆系和柔索构成的复合结构体系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6.2.3 整体提升应根据最大提升重量、提升高度、被提升物件平面尺寸选用适当的整体提升支承结构,提升参数应符合支承结构控制性参
2024-12-4 10:55
6.3 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
6.3.1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6.3.2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锚碇设计时宜优先采用下列方案: 1 利用原有的或即将建造的基础、建(构)筑物; 2 利用现有设备(设备分段)、砝码或其他可临时借用的建筑材料作为压重,设计装配式或半装配锚碇; 3 工具式基础、工具式锚碇。 条文说明 6.3.1 考
2024-12-4 10:55
6.4 提升支承结构液压顶升系统设计
6.4.1 顶升油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升速度宜取0.005m/s~0.013m/s,起重量大时顶升速度应取低值,下降速度不宜大于顶升速度; 2 当设计或选用顶升油缸时,油缸的工作压力宜为20MPa; 3 顶升油缸两端宜设自润滑关节轴承; 4 顶升油缸的大腔油口处应安装防爆阀、液控单向阀、油压传感器、溢流阀和限速阀; 5 安装顶升油缸时,进出油口的
2024-12-4 10:55
6.5 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质量验收
6.5 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质量验收6.5.1 大型门式起重机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制造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及设计要求。6.5.2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组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钢结构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6.5.3 安装区域内应场地平整,地基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影响吊机作业、缆风绳支设的障碍物。6.5.4 遇6级及以上的大风和雨雪
2024-12-4 10:55
7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
7.1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与配置 7.2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
2024-12-4 10:55
7.1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与配置
7.1.1 液压提升系统应采用计算机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宜用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简称液压提升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宜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由提升油缸、泵站、传感检测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2 提升油缸宜用穿芯式油缸,内置一束钢绞线承载,由上锚具油缸、下锚具油缸和主油缸三部分组成。锚具夹片规格应与钢绞线的规格相对应。 3 提升泵站宜采用比例
2024-12-4 10:55
7.2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7.2.1 液压提升系统在进场安装之前,其元部件必须经检测合格。检测应按本规范附录C的要求,形成检测报告,并应保存所有的检测原始记录。7.2.2 液压提升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应对设备保护。运输到位后应进行设备的进场检查。7.2.3 提升油缸及钢绞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油缸使用前,应经过负载试验,并检查锚具动作以及锚片的工作情况; 2 油缸就位后的安装位置应达到设计要求;
2024-12-4 10:55
8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
8.1 提升准备 8.2 提升施工 8.3 提升检测 8.4 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
2024-12-4 10:55
8.1 提升准备
8.1.1 应根据结构或设备提升到位后的体系转换和连接固定编制专项方案,提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气象条件应编制相关应急预案。8.1.2 提升作业之前应对提升支承结构和被提升结构及其加固结构进行验收。8.1.3 宜在提升支承结构之间设置过道和操作点,设置应急停留和检修的施工平台。8.1.4 应在现场空旷、平坦地面条件下,设置测风仪器,并应根据气象预报选择在温度、风力等各项气象指标符合本规范和
2024-12-4 10:55
8.2 提升施工
8.2.1 提升施工开始时应进行试提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提升作业应在被提升结构与胎架之间的连接解除之后进行。提升加载应采用分级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应对被提升结构和提升支承结构进行观测,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加载。 2 被提升结构脱离胎架后应在被提升结构最低点离开胎架10cm作悬停。悬停期间应对整体提升支承结构和基础进行检查和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提升。 3 液压提升系
2024-12-4 10:55
8.3 提升检测
8.3.1 被提升结构在离地悬停时,宜进行提升点位移、结构关键部位应力应变、结构变形、荷载、基础沉降、现场风速等检测。8.3.2 被提升结构就位之后,应对该结构和基础进行检查和检测。 条文说明 8.3.1 应力应变检测:首次使用或提升重量接近额定承载能力的提升支承结构门型支架应做全过程的应力应变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应力超标趋势,应立即停止提升,启动应急预案。
2024-12-4 10:55
8.4 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
8.4.1 对被提升结构提升到位,形成稳定结构固定牢固并完成相关检测后,方可进行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拆除工作。8.4.2 提升支承系统的卸载,宜分批分级进行。卸载不同步效应应事先进行结构验算分析,确定合理的卸载顺序。8.4.3 6级及以上的大风和雨雪天不得进行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拆除工作。8.4.4 当采用整体提升支承结构顶部的起重设备对门型支架进行拆除时,应对支承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2024-12-4 10:5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09939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