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2-2017
订阅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2-2017

5.7 负压颗粒过滤器
5.7.1 负压颗粒过滤器的滤料应采用均质石英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滤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5.4.1条的规定; 2 石英砂粒径不均匀系数K80应小于1.4; 3 过滤层厚度不应小于500mm。5.7.2 负压颗粒过滤器应采用中阻力配水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滤速度不宜超过20m/s; 2 过滤层表面的过滤水厚度不应小于350mm; 3 承托层厚度及
2024-12-4 16:30
5.8 有机物降解器
5.8.1 游泳池有机物降解器在池水循环净化系统中,应设置在过滤器之后加热设备之前,生物降解器的出水应回流至过滤器之前。5.8.2 有机物降解器按旁流量设计,旁流量应根据游泳负荷按池水容积的2%~10%计算确定。5.8.3 有机物降解过滤器采用活性炭-石英砂组合过滤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池水在生物降解器中的停留时间不应少于3min; 2 活性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质颗粒活性炭
2024-12-4 16:30
6 池水消毒
6.1 一般规定6.2 臭氧消毒6.3 氯消毒6.4 紫外线消毒6.5 氰尿酸消毒剂6.6 无氯消毒剂6.7 盐氯发生器6.8 次氯酸钠发生器
2024-12-4 16:30
6.1 一般规定
6.1.1 游泳池的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必须设置池水消毒工艺工序。6.1.2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有效快速杀灭水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具有持续消毒功能,并与原水相兼容; 2 应对人体、设备和建筑危害性小,不会产生不良气味; 3 应具有合理的经济性; 4 应取得《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6.1.3 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应简单、安全可
2024-12-4 16:30
6.2 臭氧消毒
6.2.1 臭氧的消毒方式、工艺工序及设备、装置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臭氧消毒系统应辅以长效消毒剂系统; 2 竞赛类游泳池及公共类游泳池的消毒工艺应在池水过滤工序之后加热工序之前设置,宜采用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工艺; 3 游泳负荷稳定的游泳池和原有游泳池增设臭氧消毒时,消毒工艺流程宜在池水过滤净化工序之后加热工序之前设置,宜采用分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工艺。 6.2.2 臭
2024-12-4 16:29
6.3 氯消毒
6.3.1 氯消毒应选用有效氯含量高、杂质少、对健康危害小的氯消毒剂。 6.3.2 氯消毒剂应投加在过滤器过滤后的循环水中,其氯消毒剂的消耗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 1 当以臭氧消毒为主时,池水中余氯量应按0.3mg/L~0.5mg/L(有效氯计)计算; 2 当以氯消毒为主时,池水中余氯量应按0.5mg/L~1.0mg/L(有效氯计)计算; 3 池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本规程
2024-12-4 16:29
6.4 紫外线消毒
6.4.1 游泳池采用紫外线消毒时,消毒工艺流程应在过滤净化工序之后加热工序之前设置,并应采用全流量工序设备。 6.4.2 游泳池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宜采用中压紫外灯消毒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池紫外线剂量不应小于60mJ/cm2; 2 露天池紫外线剂量不应小于40mJ/cm2。 6.4.3 紫外线消毒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在水过滤单元之后水加热单元之前,
2024-12-4 16:29
6.5 氰尿酸消毒剂
6.5.1 氰尿酸消毒剂宜用于室外露天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室内阳光游泳池。当地采购其他消毒剂有困难时,也可用于室内无阳光游泳池池水的消毒,但其投加浓度不应超过本规程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6.5.2 采用氰尿酸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池的投加浓度不应超过80mg/L; 2 室内阳光池的投加浓度不应超过30mg/L; 3 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2~7.8范围内;
2024-12-4 16:29
6.6 无氯消毒剂
6.6.1 游泳池采用过氧化氢消毒时,应在循环水泵之后池水过滤净化之前,设置无氯消毒设备工序的旁流消毒工艺。旁流量不应小于池水循环流量的18%。 6.6.2 无氯消毒器应由过氧化氢与臭氧混合反应器、吸附装置、自动投加过氧化氢装置、检测装置、远程监控等组成,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全自动水质检测和自动投药; 2 自带三台抽药泵; 3 自带臭氧检测报警和断电保护; 4
2024-12-4 16:29
6.7 盐氯发生器
6.7.1 盐氯发生器制取氯消毒剂应采用分流量循环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盐氯发生器循环管道流量不应小于1m3/h~2m3/h; 2 盐氯发生器应设流量控制装置; 3 对池水进行消毒时,应在过滤设备之后加热工序之前设置盐氯发生器及其配套的水质监测等设备。6.7.2 盐氯发生器应由盐氯发生控制器和极板模块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根据游泳戏水负荷、气候条件自动监
2024-12-4 16:29
6.8 次氯酸钠发生器
6.8.1 次氯酸钠发生器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 28233的规定。6.8.2 次氯酸钠发生器宜选用以电解食盐水直接牛成次氯酸钠的发生器,且所产生的次氯酸钠浓度不宜超过3%,pH值不应大于9.5,液体应清澈透明、无可见杂质。6.8.3 制备次氯酸钠消毒剂中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应小于97.0%(质量分数)。卫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
2024-12-4 16:29
7 池水加热
7.1 一般规定7.2 耗热量计算7.3 加热设备
2024-12-4 16:29
7.1 一般规定
7.1.1 池水加热的热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选用太阳能、热泵、工业余热、废热作为热源; 2 应选用城镇热力网或区域锅炉房的高温水、蒸汽或建筑内锅炉房的高温水、蒸汽、空调余热作热源; 3 当无条件采用上述热源时,可设燃气或电热水机组提供热源。 7.1.2 游泳池的加热方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热源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1 采用太阳能为热源,且集热器为非
2024-12-4 16:29
7.2 耗热量计算
7.2.1 池水加热所需的热量应为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管道和设备损失的热量以及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的热量的总和。 7.2.2 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s——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 β——压力换算系数,取133.32Pa; ρ
2024-12-4 16:29
7.3 加热设备
7.3.1 池水加热设备应根据热源条件、耗热量、使用条件、卫生及运行管理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换热效率高、效果好、节能、水流阻力小、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设备; 2 设备应满足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灵活可调、操作维修方便的要求; 3 设备材质应耐氯等化学药剂的腐蚀。7.3.2 池水加热设备的容量、数量应根据本规程第7.2.2条~第7.2.4条和第7.1.5条的
2024-12-4 16:2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1:46 , Processed in 0.102649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