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订阅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6 特殊性岩土
6.1湿陷性土6.2红 黏 土6.3软 土6.4混 合 土6.5填 土6.6多年冻土6.7膨胀岩土6.8盐渍岩土6.9风化岩和残积土6.10污 染 土
2024-12-6 11:29
6.1 湿陷性土
6.1.1本节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除黄土以外的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和其他湿陷性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对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执行。6.1.2当不能取试样做室内湿陷性试验时,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湿陷性。在200kPa压力下浸水载荷试验的附加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等于或大于0.023的土,应判定为湿陷性土。6.1.3湿陷性土场地勘察,除应遵守
2024-12-6 11:29
6.2 红黏土
6.2.1本节适用于红黏土(含原生与次生红黏土)的岩土工程勘察。颜色为棕红或褐黄,覆盖于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性黏土,应判定为原生红黏土。原生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其液限大于45%的黏土,可判定为次生红黏土。6.2.2红黏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着重查明其状态分布、裂隙发育特征及地基的均匀性。 1. 红黏土的状态除按液性指数判定外,尚可按表6.2.2-
2024-12-6 11:29
6.3 软 土
6.3.1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 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6.3.2 软土勘察除应符合常规要求外,尚应查明下列内容: 1. 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层理特征、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均匀性; 2. 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 3. 固结历史、应力水平和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4.
2024-12-6 11:29
6.4 混合土
6.4.1 由细粒土和粗粒土混杂且缺乏中间粒径的土应定名为混合土。 当碎石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应定名为粗粒混合土;当粉土或黏性土中粒径大于2mm的粗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应定名为细粒混合土。6.4.2 混合土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查明地形和地貌特征,混合土的成因、分布,下卧土层或基岩的埋藏条件; 2. 查明混合土的组成、均匀
2024-12-6 11:29
6.5 填土
6.5.1 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类: 1. 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 2. 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 3. 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 4. 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6.5.2 填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资料,
2024-12-6 11:29
6.6 多年冻土
6.6.1 含有固态水,且冻结状态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土,应判定为多年冻土。6.6.2 根据融化下沉系数Jo的大小,多年冻土可分为不融沉、弱融沉、融沉、强融沉和融陷五级,并应符合表6.6.2的规定。冻土的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可按下式计算:表6.6.2 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分类续表 6.6.26.6.3 多年冻土勘察应根据多年冻土的设计原则、多年冻土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并应查明下列内容:
2024-12-6 11:29
6.7 膨胀岩土
6.7.1含有大量亲水矿物,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变形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岩土,应判定为膨胀岩土。膨胀土的初判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终判应在初判的基础上按本节第6.7.7条进行。6.7.2 膨胀岩土场地,按地形地貌条件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划为平坦场地: 1. 地形坡度小于5°,且同一建筑物范围内局部高差不超过1m; 2. 地形坡度大于5&d
2024-12-6 11:29
6.8 盐渍岩土
6.8.1 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时,应判定为盐渍岩土。6.8.2 盐渍岩按主要含盐矿物成分可分为石膏盐渍岩、芒硝盐渍岩等。盐渍土根据其含盐化学成分和含盐量可按表6.8.2-1和6.8.2-2分类。表6.2.8-1 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表6.2.8-2 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6.8.3 盐渍岩土地区的调查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盐渍岩土的成因、分
2024-12-6 11:29
6.9 风化岩和残积土
6.9.1 岩石在风化营力作用下,其结构、成分和性质已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定名为风化岩。已完全风化成土而未经搬运的应定名为残积土。6.9.2 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察应着重查明下列内容: 1. 母岩地质年代和岩石名称; 2. 按本规范附录A表A.0.3划分岩石的风化程度; 3. 岩脉和风化花岗岩中球状风化体(孤石)的分布; 4. 岩土的均匀性、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分布;
2024-12-6 11:29
6.10 污染土
6.10.1 由于致污物质的侵入,使土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异的土,应判定为污染工。污染土的定名可在原分类名称前冠以“污染”二字。6.10.2 本节适用于工业污染土、尾矿污染土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土的勘察,不适用于核污染土的勘察。污染土对环境影响 的评价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6.10.3 污染土场地和地基可分为下列类型,不同类型场地和地基勘察应突出重点。 1.
2024-12-6 11:29
7 地下水
7.1 地下水的勘察要求7.2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7.3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2024-12-6 11:29
7.1 地下水的勘察要求
7.1.1 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 2. 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 3. 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4.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5. 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
2024-12-6 11:29
7.2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7.2.1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7.2.2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 2. (此款取消) 3. 对工程有影响的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7.2.3 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或测压管内直接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h,对粉土
2024-12-6 11:28
7.3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7.3.1 岩土工程勘察应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7.3.2 地下水力学作用的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对基础、地下结构物和挡土墙,应考虑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地下水对结构物的上浮作用;对节理不发育的岩石和黏土且有地方经验或实测数据时,可根据经验确定; 有渗流时,地下水的水头和作用宜通过渗流计算进行分析评价; 2. 验算边坡稳定时,应考虑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不
2024-12-6 11:28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10682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