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GB/T44013-2024
订阅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GB/T44013-2024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Emergency shelter-Grading and classificationGB/T44013-202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04-25发布2024-04-25实施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
2024-12-6 08:54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的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建设、管护和使用。
2024-12-6 08:5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012-2024 应急避难场所 术语
2024-12-6 08:54
3 术语和定义
GB/T 44012-2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24-12-6 08:54
4 分级
4.1 级别4.2 省级避难场所4.3 市级避难场所4.4 县级避难场所4.5 乡镇(街道)级避难场所4.6 村(社区)级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4.1 级别
避难场所应按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和分级响应调度资源的原则,满足分级管理的需要,依据行政管理层级划分级别,包括省级避难场所、市级避难场所、县级避难场所、乡镇(街道)级避难场所和村(社区)级避难场所。避难场所不同级别与不同类型组合表见附录A。
2024-12-6 08:54
4.2 省级避难场所
4.2.1 由省级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省级或市级或县级建设、管护和使用,主要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域或周边省份发生突发事件或需要应急避难的其他事件时,为本地区及跨省份应急避难人员提供服务保障。4.2.2 通过新建、改造和指定等方式建设,主要包括城镇地区的室内型、综合性的短期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4.3 市级避难场所
4.3.1 由市级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市级或县级或乡镇(街道)级建设、管护和使用,主要用于本市级行政区域或相邻市级行政区域发生突发事件或需要应急避难的其他事件时,为本地区及跨本市级行政区域应急避难人员提供服务保障。4.3.2 通过新建、改造和指定等方式建设,主要包括城镇地区的室内型或室外型、综合性或单一性的短期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4.4 县级避难场所
4.4.1 由县级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县级或乡镇(街道)级或村(社区)建设、管护和使用,主要用于本县级行政区域或相邻县级行政区域发生突发事件或需要应急避难的其他事件时,为本地区及跨本县级行政区域应急避难人员提供服务保障。4.4.2 通过新建、改造和指定等方式建设,主要包括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室内型或室外型、综合性或单一性的紧急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4.5 乡镇(街道)级避难场所
4.5.1 由乡镇(街道)级或县级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乡镇(街道)级或村(社区)建设、管护和使用,主要用于本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域或相邻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域发生突发事件或需要应急避难的其他事件时,为本地区及跨本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域应急避难人员提供服务保障。4.5.2 通过新建、改造和指定等方式建设,主要包括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室内型或室外型、综合性的紧急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4.6 村(社区)级避难场所
4.6.1 由村(社区)或乡镇(街道)级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村(社区)建设、管护和使用,主要用于本村(社区)或周边地区发生突发事件或需要应急避难的其他事件时,为本村(社区)及周边村(社区)应急避难人员提供服务保障。4.6.2 通过新建、改造和指定等方式建设,主要包括乡村地区的室内型或室外型、综合性的紧急避难场所和短期避难场所。
2024-12-6 08:54
5 分类
5.1 类型5.2 紧急避难场所5.3 短期避难场所5.4 长期避难场所5.5 室内型避难场所5.6 室外型避难场所5.7 综合性避难场所5.8 单一性避难场所5.9 特定避难场所
2024-12-6 08:53
5.1 类型
避难场所应按与避难需求相适应的原则,依据其技术指标及功能属性、建筑与场地空间类别、总体功能定位和特定功能需要,分为下列类型: a)按避难时长、避难种类、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服务半径、可容纳避难人数、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配置等技术指标及功能属性,分为紧急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长期避难场所; b)按建筑与场地空间类别,分为室内型(含室内室外兼具型)避难场所、室外型避难场所; c
2024-12-6 08:53
5.2 紧急避难场所
用于向服务半径内[见c)]应急避难人员提供紧急避险,并具备符合应急避难功能基本配置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的避难场所,也是应急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其他类型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主要适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与暴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产安全事故及空袭事件等避难种类,宜符合下列要求。 a)避难时长:1d以内。 b)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1)室内型紧急避难场所:不
2024-12-6 08:53
5.3 短期避难场所
用于向服务半径内[见c)]应急避难人员提供紧急避险和短时间避难安置及集中救助,并具备符合应急避难功能配置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的避难场所,主要适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与暴雨灾害、低温冷冻与雪灾、海啸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生态环境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及空袭事件等避难种类,宜符合下列要求。 a)避难时长:2d~14d。 b)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1)
2024-12-6 08:53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7 , Processed in 0.4289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