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已废止】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2-2008
订阅

【已废止】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2-2008

5.7 过滤器反冲洗
5.7.1 过滤器应采用水进行反冲洗。有条件时,石英砂过滤器宜采用气、水组合进行反冲洗。5.7.2 过滤器宜采用池水进行反冲洗;如采用城市生活饮用水反冲洗时,应设隔断水箱。5.7.3 重力式过滤器的反冲洗,应按有关标准和设备制造厂商提供的产品要求确定。5.7.4 压力过滤器采用水反冲洗时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可按表5.7.4采用。表5.7.4 压力过滤器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水温20℃时)续
2024-12-5 09:43
6 池水消毒
6.1 一般规定6.2 臭氧消毒6.3 氯消毒6.4 紫外线消毒6.5 其他消毒剂6.6 化学药品投加设备
2024-12-5 09:43
6.1 一般规定
6.1.1 游泳池的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中必须设有池水消毒工艺。6.1.2 池水消毒所选用的消毒剂应采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产品。6.1.3 游泳池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使用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世界级和国家级竞赛、训练游泳池应采用臭氧或臭氧—氯联合消毒;2 对于使用负荷较大、季节性和露天的游泳场所,宜使用长效消毒剂;3 室外和阳光直接照射
2024-12-5 09:43
6.2 臭氧消毒
6.2.1 根据消毒方式,臭氧消耗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1 臭氧投加量应按游泳池循环流量计算;2 采用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方式时,臭氧投加量宜采用0.8~1.2mg/L;3 采用分流量或全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方式时,臭氧投加 量应采用0.4~0.6mg/L。6.2.2 臭氧应采用负压方式投加在过滤器之后或之前的循环水管道上。6.2.3 臭氧的投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投加点之后、反应罐之前设置在
2024-12-5 09:43
6.3 氯消毒
6.3.1 用于游泳池的氯消毒剂宜优先选用有效氯含量高、杂质少的氯消毒剂。6.3.2 根据游泳池循环流量氯消毒剂的消耗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以臭氧为主进行池水消毒时,应按池水中余氯量不大于0.5mg/L(有效氯计)计算确定;2 以氯为主进行池水消毒时,应按池水中余氯量不大于1.0mg/L(有效氯计)计算确定;3 采用含有氰尿酸的氯化合物消毒时,应按池水中氰尿酸含量不超过150mg/L计算确定;4
2024-12-5 09:43
6.4 紫外线消毒
6.4.1 池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配合其他长效消毒剂同时使用。6.4.2 池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中压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线剂量不应小于60mJ/cm²; 2 紫外线消毒器应安装在过滤设备之后、加热设备之前,并应设置旁通;3 紫外线消毒器的安装应保证水流方向与灯管长度方向相平行;4 紫外线消毒器耐压不应低于0.6MPa;5 紫外线消毒器宜设置不可调节的在线强度监测
2024-12-5 09:43
6.5 其他消毒剂
6.5.1 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盐进行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将其溶解配制成消毒液进行湿式投加;2 投加量应按氰尿酸浓度为50~150mg/L计算确定,并池水中游离性氯的浓度不得低于0.5~1.0mg/L;3 池水中pH值应保持在7.0~7.8范围内;4 不同化学药品投加点的相互间距不应小于10倍的管道直径;5 投加化学药品的计量泵出水管必须设置止回阀。6.5.2 二氯异氰尿酸钠
2024-12-5 09:43
6.6 化学药品投加设备
6.6.1 池水在进行循环净化处理和水质平衡处理过程中,向循环水中投加各种化学药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同品种的化学药品应设置各自独立的投加系统和计量装置;2 管道应有化学药品品种和流向的明显标记;3 管道布线应简短,并应方便安装和安全检修。6.6.2 化学药品的溶液配制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使用盐酸时,其溶液浓度不应超过3%;2 使用硫酸铜时,其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5%;3 使用硫酸铝(精制、
2024-12-5 09:43
7 池水加热
7.1 一般规定7.2 耗热量计算7.3 加热设备7.4 太阳能加热系统7.5 热泵加热系统
2024-12-5 09:43
7.1 一般规定
7.1.1 池水加热的热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1 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温度不低于400℃的余热和废热、太阳能、热泵作为热源;2 应充分利用城镇热力网或区域锅炉房作为热源;3 可利用建筑内锅炉房作热源;4 可自设燃油、燃气或电力作热源。7.1.2 根据热源条件和使用性质,温水游泳池的池水加热方式应按下列原则选定:1 竞赛用游泳池及大、中型其他用途游泳池应采用间接式池水加热方式;2 小型游泳池可采用燃
2024-12-5 09:43
7.2 耗热量计算
7.2.1 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为下列各项耗热量的总和:1 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2 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3 管道和净化水设备损失的热量;4 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要的热量。7.2.2 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Qs——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β——压力换算系数,可取133.32Pa; ρ—
2024-12-5 09:43
7.3 加热设备
7.3.1 加热设备应根据热源条件、耗热量、使用要求、卫生及运行管理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具有换热效果好、效率高、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2 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灵活、维护保养方便;3 材质应耐氯等化学药剂的腐蚀。7.3.2 加热设备的容量应根据本规程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并结合游泳池所需热量等因素计算确定。7.3.3 加热设备的形式应根据下列规定选用:1
2024-12-5 09:43
7.4 太阳能加热系统
7.4.1 利用太阳能作为池水加热热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太阳年日照时数应大于1200h;2 太阳年辐射量应大于4200MJ/m²;3 年极端最低温度不得低于-45℃。7.4.2 根据不同地区的纬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年日照小时数、年晴天光照时间等参数,太阳能集热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1 集热器集热效率应以实际产品实测数据确定,但不宜小于50%;2 太阳能的保证率宜为40%~80
2024-12-5 09:43
7.5 热泵加热系统
7.5.1 采用空气源热泵对池水进行加热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用于非寒冷地区;2 宜用于专用游泳池。7.5.2 空气源热泵辅助热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时,可不设辅助热源;2 当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时,应设辅助热源。7.5.3 空气源热泵的产热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设置辅助热源时,应按当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和水温计算;2 设置辅助热源时,宜按当地春
2024-12-5 09:43
8 水质监测和系统控制
8.1 一般规定8.2 监测项目8.3 监控要求8.4 水质平衡
2024-12-5 09:4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231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