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475-2019
订阅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475-201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 第1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475-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1、4.2.2、4.3.6、4.4.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
2024-12-5 16:07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温和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1.0.3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应采取节能设计,并应在满足室内热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使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1.0.4 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宜采用被动
2024-12-5 16:07
2 术语
2.0.1 被动式技术 passive technique 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实现建筑需要的供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2.0.2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
2024-12-5 16:07
3 气候子区与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3.0.1 温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符合表3.0.1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表3.0.1 温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注:气候相近城镇可参照典型城镇分区。3.0.2 冬季供暖室内节能计算指标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应取18℃; 2 计算换气次数应取1.0次/h。
2024-12-5 16:07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4.1 一般规定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 自然通风设计4.4 遮阳设计4.5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2024-12-5 16:07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宜利用太阳能改善室内热环境,并宜满足夏季自然通风和建筑遮阳的要求。建筑物的主要房间开窗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山地建筑的选址宜避开背阴的北坡地段。4.1.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4.1.3 温和A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不应大于表4.1.3的规定。当体形系数限值大于表4.1.3的规定时,应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并应符合本标准第
2024-12-5 16:07
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2.1 温和A区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各部位的平均传热系数(Km)、热惰性指标(D)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当指标不符合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温和B区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各部位的平均传热系数(Km)必须符合表4.2.1-2的规定。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表4.2.1-1 温和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位平均传热系
2024-12-5 16:07
4.3 自然通风设计
4.3.1 居住建筑应根据基地周围的风向、布局建筑及周边绿化景观,设置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4.3.2 温和B区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宜布置于夏季迎风面,辅助用房宜布置于背风面。4.3.3 未设置通风系统的居住建筑,户型进深不应超过12m。4.3.4 当房间采用单侧通风时,应采取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措施。4.3.5 温和A区居住建筑的外窗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5%。4.3.6
2024-12-5 16:07
4.4 遮阳设计
4.4.1 当居住建筑外窗朝向为西向时,应采取遮阳措施。4.4.2 宜通过种植落叶乔木、藤蔓植物、布置花格构件等形成遮阳系统。4.4.3 温和地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4.3中的限值规定。表4.4.3 温和地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限值式中:SCw--窗的综合遮阳系数; SCC--窗本身的遮阳系数; SCB--玻璃的遮阳系数; FK--窗框的面
2024-12-5 16:07
4.5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4.5.1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宜选用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朝向宜在正南±30°的区间; 2 应经过计算后确定南向玻璃面积与太阳房楼地面面积之比; 3 应提供足够的蓄热性能良好的材料; 4 应设置防止眩光的装置; 5 屋面天窗应设置遮阳和防风、雨、雪的措施。4.5.2 被动式太阳房选用的集热窗传热系数应小于3.2W/(㎡&mi
2024-12-5 16:07
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0.1 当温和A区设计建筑不符合本标准第4.1.3、4.2.1和4.2.2条中的规定时,应按本章的规定对设计建筑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进行权衡判断的温和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基本要求应符合表5.0.1的规定。表5.0.1 温和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基本要求5.0.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应以供暖年耗电量为依据。5.0.3 设计建筑在规定条件下计算得出的供暖年耗电
2024-12-5 16:07
6 供暖空调节能设计
6.0.1 居住建筑不宜采用空调系统供冷,当采用空调系统供冷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6.0.2 居住建筑供暖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的用能需求结合当地能源情况、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宜选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6.0.3 当居住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每个独立调节房间均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并宜采用自动温度控
2024-12-5 16:07
附录A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A.0.1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可按表A.0.1-1~表A.0.1-3选取。表A.0.1-1 云南省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表 A.0.1-2 四川省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表 A.0.1-3 贵州省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2024-12-5 16:07
附录B 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B.0.1 围护结构单元的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B.0.2 当外墙构造不同时,可计算各个不同构造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后,按面积加权的方法计算全部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B.0.3 屋面单元的平均传热系数可等于其平壁部分的传热系数。当屋顶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热桥时,屋顶单元平均传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计算
2024-12-5 16:07
附录C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C.0.1 外遮阳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C.0.1-1 水平式外遮阳及水平式格栅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图C.0.1-2 垂直式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图C.0.1-3 挡板式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图C.0.1-4 水平百叶挡板式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图C.0.1-5 垂直百叶挡板式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表C.0.1 外遮阳系数计算用的拟合系数a、b表C.0.3 遮阳板的透射比
2024-12-5 16:07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1:37 , Processed in 0.09842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