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16
订阅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16

C.2 测试装置
C.2.1 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漏风量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GB/T 2624中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C.2.2 漏风量测试装置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风管式测试装置应采用孔板做计量元件;风室式测试装置应采用喷嘴做计量元件。C.2.3 漏风量测试装置的风机,风压和风量宜为被测定系统或设备的规定试验压力及最大允许漏风量的
2024-12-5 13:58
C.3 漏风量测试
C.3.1 系统风管与设备的漏风量测试,应分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两类。应根据被测试风管的工作状态决定,也可采用正压测试来检验。C.3.2 系统风管漏风量测试可以采用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封闭,不应漏风。C.3.3 被测系统风管的漏风量超过设计和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出漏风部位(可用听、摸、飘带、水膜或烟检漏),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应重新测试,直至合格。C.3.4 漏风量测定一般
2024-12-5 13:58
附录D 洁净室(区)工程测试
D.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D.2 室内静压的检测D.3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泄漏检测D.4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D.5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菌落数的检测D.6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D.7 气流流型的检测D.8 室内噪声检测D.9 室内自净时间的检测
2024-12-5 13:58
D.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D.1.1 风速检测仪器宜采用热风速仪、三维或等效三维超声风速仪、叶轮风速仪。风量检测仪器可采用带流量计的风量罩、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等。D.1.2 单向流洁净室系统的系统总风量、室内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风量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向流洁净室室内风速的测试,其测试平面应为垂直于送风气流,距离高效空气过滤器出风面300mm处,测试平面应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栅格,栅格数量不应少于被测试截面
2024-12-5 13:58
D.2 室内静压的检测
D.2.1 静压差的检测宜采用电子微压计、斜管微压计、机械式压差计等,分辨率不应低于2.0Pa。 D.2.2 静压差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的建筑隔断、门窗均应密闭。 2 在洁净室送、回、排风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距室外最远的里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定,检测时应注意使测压管的管口不受气流影响。 D.2.3 不同等级相连洁净室之间的门洞、洞口处,
2024-12-5 13:58
D.3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泄漏检测
D.3.1 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后应对空气送风口的滤芯、过滤器的边框、过滤器外框和高效箱体的密封处进行泄漏检测,检测宜在洁净室处于“空态”或“静态”下进行。 D.3.2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应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光学(离散)粒子计数器。D类高效过滤器的检测应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粒子计数器。 D.3.3 采用粒子计数器检漏高效过滤器,上风侧
2024-12-5 13:58
D.4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
D.4.1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在设计指定的占用状态(空态、静态、动态)下进行。D.4.2 当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离散粒子计数器,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5μm粒子时,宜采用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当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1μm的粒子时,宜采用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量28.3L/min);当测试粒径小于0.1μm的超微粒子时,宜采用凝聚核粒子计数器。D.4.3 采样点
2024-12-5 13:58
D.5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菌落数的检测
D.5.1 室内微生物菌落数的检测宜采用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沉降微生物法,采样点可均匀布置或取代表性地域布置。采样后的基片(或平皿)应经过恒温箱内37℃、48h的培养生成菌落后进行计数。D.5.2 悬浮微生物法应采用离心式、狭缝式和针孔式等碰击式采样器,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来决定,采样点数可与测定空气洁净度的测点数相同。D.5.3 沉降微生物法,应采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采样点上沉降30
2024-12-5 13:58
D.6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D.6.1 洁净室(区)的温、湿度测试可分为一般温、湿度测试和功能温、湿度测试。D.6.2 温度测试可采用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检测装置、数字式温度计等;湿度测试可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数字式温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毛发式湿度计等。D.6.3 温度和相对湿度测试应在洁净室(区)净化空调系统通过调试,气流均匀性测试完成,并应在系统连续运行24h以上时进行。D.6.4 应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
2024-12-5 13:58
D.7 气流流型的检测
D.7.1 气流流型的检测宜采用气流目测和气流流向的方法。气流目测宜采用示踪线法、发烟(雾)法和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等方法。气流流向的测试宜采用示踪线法、发烟(雾)法和三维法测量气流速度等方法。 D.7.2 采用示踪线法时,可采用棉线、薄膜带等轻质纤维放置在测试杆的末端,或装在气流中细丝格栅上,直接观察出气流的方向和因干扰引起的波动。然后,标在记录的送风平面的气流流型图上。每台高效空气过滤器至少应对应
2024-12-5 13:58
D.8 室内噪声检测
D.8.1 室内噪声测试状态应为空态或与建设方协商确定的状态,并宜检测A声压级的数据。当工程需要时,可采用噪声倍频程的检测和分析。 D.8.2 测点布置应按洁净室面积均分,每50m²应设一点。测点应位于其中心,距地面高度应为1.1m~1.5m或按工艺要求设定。 D.8.3 噪声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第E.6节的规定。
2024-12-5 13:58
D.9 室内自净时间的检测
D.9.1 非单向流洁净室自净时间的检测,应以大气尘或烟雾发生器等尘源为基准,采用粒子计数器测试。 D.9.2 应测量洁净室内靠近回风口处稳定的含尘浓度作为达到自净状态的参照量。 D.9.3 当以大气尘为基准时,应将洁净室停止运行相当时间,在室内含尘浓度已接近于大气浓度时,测取洁净室内靠近回风口处的含尘浓度。然后开机,定时读数(通常可设置每间隔6s读数一次),直到回风口处的含尘浓度回复到原来的稳定
2024-12-5 13:58
附录E 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基本参数测定
E.1 风管风量测量E.2 风口风量测量E.3 空调水流量及水温检测E.4 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检测E.5 室内环境噪声检测E.6 空调设备机组运行噪声检测
2024-12-5 13:58
E.1 风管风量测量
E.1.1 风管内风量的测量宜采用热风速仪直接测量风管断面平均风速,然后求取风量的方法。E.1.2 风管风量测量的断面应选择在直管段上,且距上游局部阻力部件不应小于5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距下游局部阻力构件不应小于2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管段位置(图E.1.2)。图E.1.2 测定断面位置选择示意1-静压测点;2-测定断面;a-矩形风管长边长;d-圆形风管直径E.1.3 风管风量测
2024-12-5 13:58
E.2 风口风量测量
E.2.1 风口风量测量方法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散流器风口风量,宜采用风量罩法测量。 2 当风口为格栅或网格风口时,宜采用风口风速法测量。 3 当风口为条缝形风口或风口气流有偏移时,宜采用辅助风管法测量。 4 当风口风速法测试有困难时,可采用风管风量法。E.2.2 风口风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风口风速法测量风口风量时,在风口出口平面上,测点不应少于6点
2024-12-5 13:58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2 , Processed in 0.09825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