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GB50650-2011(2022年版)
订阅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GB50650-2011(2022年版)

5.5 罐区
5.5.1 金属罐体应做防直击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并应沿罐体周边均匀布置,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5.5.2 储存可燃物质的储罐,其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制储罐的罐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mm,在罐顶装有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时,应利用罐体本身作为接闪器; 2 钢制储罐的罐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mm,在罐顶装有无阻火器的呼吸阀时
2024-12-6 16:33
5.6 可燃液体装卸站
5.6.1 露天装卸作业场所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将金属构架接地。5.6.2 棚内装卸作业场所应在棚顶装设接闪器。接闪线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5.6.3 进入装卸站台的可燃液体输送管道应在进入点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条文说明5.6.1 根据安全运行制度的要求,雷雨天原则上避免进行露天装卸作业,可不装设接闪器。
2024-12-6 16:33
5.7 粉、粒料桶仓
5.7.1 独立安装或成组安装在混凝土框架上,顶部高出框架的金属粉、粒料桶仓,当其壁厚满足本规范表6.1.5中的厚度t值的要求时,应利用粉、粒料桶仓本体作为接闪器,并应做良好接地。5.7.2 独立安装或成组安装在混凝土框架上,顶部高出框架的非金属粉、粒料桶仓应装设接闪器,使粉、粒料桶仓和突出桶仓顶的呼吸阀等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并应接地。接闪导线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
2024-12-6 16:33
5.8 框架、管架和管道
5.8.1 钢框架、管架应通过立柱与接地装置相连,其连接应采用接地连接件,连接件应焊接在立柱上高出地面不低于450mm的地方,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18m。每组框架、管架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管道中无阀门、无法兰的管段,接地点间距可不大于30m。5.8.2 混凝土框架及管架上的爬梯、电缆支架、栏杆等钢制构件,应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或通过其他接地连接件进行连接,接地间距不应大于18m。5.8.3 管道防雷
2024-12-6 16:33
5.9 冷却塔
5.9.1 不同型式的冷却塔,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然通风开放式冷却塔和机械鼓风逆流式冷却塔应将塔顶平台四周金属栏杆连接成良好电气通路,应在塔顶平面用接闪导线组成金属网格;在爆炸危险环境2区其网格尺寸不大于10m×10m或12m×8m,在非爆炸危险区域不大于20m×20m或24m×16m; 2 自然通风风筒式冷却塔(双曲线塔)应
2024-12-6 16:33
5.10 烟囱和火炬
5.10.1 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接闪器保护。多支接闪杆应连接在闭合环上。5.10.2 当钢筋混凝土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线,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接闪杆。5.10.3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5.10.4 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1根引下
2024-12-6 16:33
5.11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5.11.1 安装在高空易受直击雷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和自然通风管等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感应的措施。5.11.2 未装阻火器的排放爆炸危险气体或蒸气的放散管、呼吸阀和排风管等,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 1 当有管帽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按表5.11.2确定; 2 当无管帽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空间。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2024-12-6 16:33
5.12 户外灯具和电器
5.12.1 安装在塔顶层(高塔、冷却塔)平台上的照明灯、现场操作箱、航空障碍灯等易遭受直击雷的电器设备,宜采用金属外壳;配电线路应穿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应与电器设备的外壳、保护罩相连,保护用镀锌钢管应就近与钢平台或金属栏杆相连。
2024-12-6 16:33
6 防雷装置
6.1 接闪器6.2 引下线6.3 接地装置
2024-12-6 16:33
6.1 接闪器
6.1.1 接闪器的形式可分为杆状接闪器(接闪杆)、线状接闪器(接闪线)、网状接闪器(接闪网)、金属设备本体接闪器。6.1.2 杆状接闪器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锌包圆钢、不锈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 针长1m以下: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壁厚不小于2.8mm; 2 针长1m~2m:圆钢直径为16mm;钢管直径为25mm,壁厚不小于3.2mm; 3
2024-12-6 16:33
6.2 引下线
6.2.1 引下线宜采用焊接、夹接、卷边压接、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保证金属各部件间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预应力混凝土钢筋不应作为引下线。6.2.2 明敷引下线应根据腐蚀环境条件选择,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锌包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50m㎡、厚度不应小于2.5mm。6.2.3 引下线宜沿框架支柱引下敷设,并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加机械保护。6.2.4 专设引下
2024-12-6 16:33
6.3 接地装置
6.3.1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应符合表6.3.1的要求。表6.3.1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6.3.2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通常宜采用热镀锌角钢、钢管、圆钢、扁钢或锌包圆钢。区域内人工接地体的材料宜采用同一材质。6.3.3 由钢质材料构成的埋地设备、管道和建(构)筑物基础,接地体宜选用自然电极电位比铁更负(低)的金属材料(加厚锌钢材料),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加
2024-12-6 16:33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2024-12-6 16:33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 《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 21714.3
2024-12-6 16:33
1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062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