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99-2013
订阅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99-2013

5.2 作用的随机特性
5.2.1 结构上的作用宜作为随机变量,当其变异性不大时,可作为常量。5.2.2 结构上的可变作用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可作为随机变量。可变作用的概率分布可按本标准附录C确定。5.2.3 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可变作用的设计基准期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1级~3级主要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应采用100年,其他永久性建筑物结构应采用50年。 2 临时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应根据设
2024-12-4 10:53
5.3 作用的代表值
5.3.1 当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代表值应采用作用的标准值,偶然作用的代表值可根据具体水工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5.3.2 永久作用的标准值,可采用规定的概率分布中的某个分位值;也可以根据传统方法或某种显著特征确定。5.3.3 可变作用的标准值可采用设计基准期或年(时段)内的最大(小)值概率分布中指定的某个分位值,应按本标准附录C确定。对有传统的取
2024-12-4 10:53
5.4 环境影响
5.4.1 环境影响可分为永久影响、可变影响和偶然影响。5.4.2 对结构的环境影响应进行定量描述;当没有条件进行定量描述时,也可通过环境对结构的影响程度的分级等方法进行定性描述,并应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条文说明5.4.1、5.4.2 参照《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新增条文。环境影响可以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性质,并且有可能使结构的材料性能随
2024-12-4 10:53
6 材料和岩土性能及几何参数
6.1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随机特性 6.2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标准值 6.3 几何参数的随机特性和标准值
2024-12-4 10:53
6.1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随机特性
6.1.1 材料和地基、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其他性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经试验确定。6.1.2 材料、地基、围岩的性能宜采用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描述。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宜采用本标准附录A的方法确定。当统计资料不充分时,人工材料性能可采用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岩、土材料,地基和围岩性能可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或其他分布。6.1.3 岩、土材料和地基、围岩试件性能的统计参数与概率分布,应按工程现场
2024-12-4 10:53
6.2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标准值
6.2.1 当采用以分项系数形式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时,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标准值应根据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试样、现场取样、现场试件的试验性能的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6.2.2 人工材料(不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可采用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水工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可采用概率分布的0.2分位值,岩土材料及其人工地基强度的标准值可采用概率分布的0.1分位值。岩基和围岩
2024-12-4 10:53
6.3 几何参数的随机特性和标准值
6.3.1 结构截面及轮廓尺寸等几何参数可作为随机变量。几何参数的各种统计参数,应根据正常生产情况下结构几何尺寸的测试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当测试数据不充分时,可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公差,经分析判断确定。几何参数的概率分布可采用正态分布。当结构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抗力、作用效应及其他性能影响很小时,几何参数可作为常量。6.3.2 结构及结构构件的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可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
2024-12-4 10:53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作用模型 7.3 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 7.4 试验辅助设计
2024-12-4 10:53
7.1 一般规定
7.1.1 结构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结构的作用、作用组合及其效应。 2 确定结构抗力和其他性能。7.1.2 作用组合效应和结构抗力应根据作用、结构材料性能、几何参数、计算模式等通过结构分析确定。7.1.3 结构分析可采用计算或模型试验等方法。7.1.4 结构分析的精度应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必要时宜进行试验验证。7.1.5 在结构分析中,宜分析环境对材料、构件和结
2024-12-4 10:53
7.2 作用模型
7.2.1 对与时间无关的或不计累积效应的静力分析,可只分析发生在设计基准期内作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动力性能起控制作用时,应有比较详细的过程描述。7.2.2 当结构承受自由作用时,应根据每一自由作用可能出现的空间位置、大小和方向,分析确定对结构最不利的荷载布置。7.2.3 在不能准确确定作用参数时,应对作用参数给出上、下限范围,并应进行比较后确定不利的作用效应。7.2.4 当分析地基与结
2024-12-4 10:53
7.3 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
7.3.1 结构分析可采用多种计算模式,可靠度分析所采用的极限状态方程应以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计算模式为基础。7.3.2 结构分析采用的计算模式和基本假定应能体现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反应,以减少计算模式和基本假定引起的不定性。7.3.3 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作用组合效应和结构抗力计算模式的不定性,可用附加变量反映,其统计参数可通过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计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与较精确模式的计算结果
2024-12-4 10:52
7.4 试验辅助设计
7.4.1 对没有适当分析模型的特殊情况,可进行试验辅助设计,具体方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7.4.2 采用试验辅助设计的结构,应达到相关设计状况的可靠度水平,并应分析试验结果的数量对相关参数统计不定性的影响。条文说明7.4.1、7.4.2 试验辅助设计(简称试验设计)是确定结构和结构构件抗力、材料性能、岩土性能以及结构作用和作用效应设计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试验数据的统计评估为依据,与
2024-12-4 10:52
8 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8.1 一般规定 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8.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8.4 分项系数确定
2024-12-4 10:52
8.1 一般规定
8.1.1 在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式中,应以分项系数和基本变量的代表值反映功能函数中基本变量的不定性,并应与规定的目标可靠指标相联系。设计式中所包含的各种分项系数,宜根据有关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及规定的可靠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工程经验,经优化确定。当缺乏统计数据时,可根据传统的或经验的设计方法,采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各种分项系数。8.1.2 确定分项系数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2024-12-4 10:52
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8.2.1 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分析下列状态: 1 结构或结构构件(包括基础等)的破坏或过度变形,此时结构的材料强度起控制作用。 2 整个结构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静力平衡,此时结构材料或地基的强度不起控制作用。 3 地基破坏或过度变形,此时岩土的强度起控制作用。8.2.2 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024-12-4 10:5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1743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