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4272-2024
订阅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4272-2024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rmal insulation technique for equipment and pipesGB/T 4272-202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09-29发布2025-04-01实施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2024-12-5 16:59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总体要求、材料性能要求、绝热设计、绝热结构、施工与验收、绝热工程效果的测试、运营维护和安全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外表面温度在-196℃~850℃的绝热工程,其他温度范围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核能、航空、航天等系统中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和管道。
2024-12-5 16:5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32 绝热 术语 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8175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2024-12-5 16:59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3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绝热 thermal insulation 为减少或防止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发或吸收热量,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增设绝热层的措施。 注:按热流方向分为保温、保冷。3.2 经济厚度 economic thickness 绝热后的年散热(冷)损失费用和绝热投资的年分摊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绝热层的计算厚度。
2024-12-5 16:59
4 总体要求
4.1 具有下列工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保温: a)外表面温度高于323K(50℃)且需要减少热损失的; b)工艺生产中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低或延迟介质凝结的; c)工艺生产中不需保温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但其外表面温度超过333K(60℃)且无法采用其他措施防止引起烫伤的部位。4.2 具有下列工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保冷: a)为减少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
2024-12-5 16:59
5 材料性能要求
5.1 一般要求5.2 绝热材料5.3 保冷层施工用的粘结剂、密封剂、耐磨剂5.4 防潮层材料5.5 外保护层材料
2024-12-5 16:59
5.1 一般要求
5.1.1 在绝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导热系数低、密度小,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且便于施工和维护的绝热材料,不应使用国家禁止或淘汰的材料。5.1.2 应根据选用的保冷材料的特性,选用与其特性相适应的粘结剂、密封剂和耐磨剂(仅泡沫玻璃需用耐磨剂)。5.1.3 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材料性能要求合理选用防潮层和外保护层材料。5.1.4 绝热材料及绝热工程中使用的其他辅助材料的
2024-12-5 16:58
5.2 绝热材料
5.2.1 用于保温的材料在平均温度为343K(70℃)时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60W/(m·K),密度不宜大于220kg/m3;用于保冷的材料在平均温度为298K(25℃)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50W/(m·K),密度不宜大于180kg/m3。其他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在使用密度和使用温度范围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其中,气凝胶绝热制品的导热系数应满足附
2024-12-5 16:58
5.3 保冷层施工用的粘结剂、密封剂、耐磨剂
5.3.1 粘结剂、密封剂和耐磨剂的性能应与保冷材料和被保冷物体表面的特性要求相适应。应耐低温,不溶解保冷材料,不腐蚀金属壁。5.3.2 粘结剂和密封剂应固化时间短、粘结力强、密封性好,燃烧性能应满足技术要求。5.3.3 耐磨剂(泡沫玻璃用)在温度变化或机械振动的情况下,应能防止保冷材料与金属外壁接触面间发生磨损。
2024-12-5 16:58
5.4 防潮层材料
5.4.1 应具备抗蒸汽渗透性,防水、防潮能力强。5.4.2 密封性能及粘结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应具有耐温性,夏季不软化、不起泡、不流淌;应具有抗冻性,冬季不脆化、不开裂、不脱落。5.4.3 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时不应挥发出有害气体。5.4.4 防潮层材料应具有阻燃性,氧指数不应小于30%。5.4.5 应便于施工。
2024-12-5 16:58
5.5 外保护层材料
5.5.1 应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性能和耐氧化性能。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在温度变化及振动情况下不应开裂,使用寿命长。5.5.2 有防火要求的,宜选用不锈钢材料。5.5.3 选用非金属材料时,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 8624-2012中B1级。对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其邻近的管道,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 8624-2012中的A级。5.5.4 应安装方便。
2024-12-5 16:58
6 绝热设计
6.1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要求6.2 保冷层厚度的计算要求6.3 双层或多层结构的计算要求
2024-12-5 16:58
6.1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要求
6.1.1 为减少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保温层厚度应按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并且其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应满足表1或表2的规定。 只有在用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无法满足本条规定或无条件使用经济厚度的计算公式时,可按允许最大散热损失计算。6.1.2 设备及管道内介质在允许或指定温度降条件下输送时,保温层厚度应按热平衡方法计算。6.1.3 为延迟管道内介质冻结、凝固的保温层厚度应按热平衡方法计算。6.1.4 防
2024-12-5 16:58
6.2 保冷层厚度的计算要求
6.2.1 为减少冷量损失(热量侵入)并防止外表面凝露的,应采用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保冷层厚度,以热平衡法校验其外表面温度。该温度应高于环境的露点温度0.3℃或0.3℃以上。否则,应加厚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6.2.2 工艺上规定冷损失量的,应采用热平衡法计算保冷层厚度。6.2.3 为防止外表面凝露和防冻伤的,应采用表面温度法计算保冷层厚度。6.2.4 除保冷(防凝露)外,还有隔声等要求的,选用同
2024-12-5 16:58
6.3 双层或多层结构的计算要求
6.3.1 选用一种绝热材料时,绝热层厚度应按单层绝热计算公式计算。6.3.2 选用两种或多种绝热材料时,绝热层厚度应按双层或多层计算公式计算,其层间界面温度应在其相邻外层绝热层材料的最高或最低使用温度范围0.9倍以内。
2024-12-5 16:58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9 , Processed in 0.09886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