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 GB51131-2016
订阅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 GB51131-2016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as-fired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engineeringGB 51131-201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5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
2024-12-4 11:53
1 总则
1.0.1 为提高燃气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安全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规范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燃气为一次能源,通过发电机单机容量小于或等于25MW的简单循环,直接向用户供应冷、热、电能的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1.0.3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遵循电能自发自用为主、余热利用最大化的原则,系统的设备配置及
2024-12-4 11:52
2 术语
2.0.1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gas-fired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布置在用户附近,以燃气为一次能源进行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制冷、供热,同时向用户输出电能、热(冷)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简称“联供系统”。2.0.2 能源综合利用率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联供系
2024-12-4 11:52
3 站址选择
3.0.1 联供工程站址宜靠近热(冷)负荷中心及供电区域的主配电室、电负荷中心。3.0.2 站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燃烧设备间应为丁类厂房,燃气增压间、调压间应为甲类厂房。3.0.3 站房宜独立设置或室外布置。当站房不独立设置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3.0.4 当燃烧设备间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
2024-12-4 11:52
4 系统配置
4.1 一般规定 4.2 冷、热、电负荷 4.3 设备配置
2024-12-4 11:52
4.1 一般规定
4.1.1 联供系统应由动力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组成。联供工程除应包括联供系统外,尚应包括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监控系统、调峰系统及辅助设施。4.1.2 联供系统应按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节约占地等原则进行配置。当用户负荷主要为空调制冷、供暖负荷时,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当用户负荷主要为蒸汽或热水负荷时,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余热锅炉及换热器。4.1.3 联供系统宜采用并网
2024-12-4 11:52
4.2 冷、热、电负荷
4.2.1 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调查实际冷、热、电负荷数据,并应根据实测运行数据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冷、热、电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4.2.2 新建建筑或不能获得实测运行数据的既有建筑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调查使用条件相似地区的同类项目实际冷、热、电负荷数据。应根据本建筑设计负荷资料,按相似建筑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估算,并应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4.2.3 绘制
2024-12-4 11:52
4.3 设备配置
4.3.1 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针对不同运行方式确定设备容量,并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当采用并网不上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根据基本电负荷和冷、热负荷需求确定,单台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数应满足经济性要求。 2 当采用孤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所带电负荷的峰值需求,同时应满足大容量负荷的启动要求。单台发电机组容量应考虑低负荷运行的要求。
2024-12-4 11:52
5 燃气供应系统及设备
5.1 燃气供应系统 5.2 燃气设备 5.3 辅助设施
2024-12-4 11:52
5.1 燃气供应系统
5.1.1 燃气的成分、流量、压力等应满足所有用气设备的要求。5.1.2 燃气供应系统应由调压装置、过滤器、计量装置、紧急切断阀、放散、检测保护系统、温度压力测量仪表等组成。需要增压的燃气供应系统尚应设置缓冲装置和增压机,并应设置进口压力过低保护装置。5.1.3 燃气引入管应设置紧急自动切断阀和手动快速切断阀。紧急自动切断阀应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联动。备用电源发电机组的燃气管道的紧急自动切
2024-12-4 11:52
5.2 燃气设备
5.2.1 调压装置的压力波动范围应满足用气设备的要求。计量装置应设置温度、压力修正装置。5.2.2 燃气增压机和缓冲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气增压机前后应设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后的燃气压力波动范围应满足用气设备的要求; 2 燃气增压机和缓冲装置宜与原动机一一对应; 3 燃气增压机的吸气、排气和泄气管道应设置减振装置; 4 燃气增压机应设置就地控制装置,并宜设
2024-12-4 11:52
5.3 辅助设施
5.3.1 燃气管道应装设放散管、放散口、吹扫口和取样口。5.3.2 燃气管道吹扫口的位置应能将管道内燃气吹扫干净。5.3.3 燃气管道放散口应高出屋脊(或平屋顶)1m以上,且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并应采取防止雨雪进入管道和放散物进入房间的措施。 条文说明 5.3.1 设置放散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气设备首次使用或长时间不用又再次使用时,用来吹扫积存在燃气管道中的空气、杂质。当总阀门关闭不
2024-12-4 11:52
6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
6.1 电力系统 6.2 发电设备 6.3 电气主接线 6.4 电气辅助设施 6.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量 6.6 防雷接地 6.7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2024-12-4 11:52
6.1 电力系统
6.1.1 联供系统宜接入公共电网。并入公共电网时,不应降低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运行的安全稳定性。6.1.2 供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发电机组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应根据供电系统的主接线形式和发电机组容量,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1.3 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等级应采用400V、6.3kV或10.5kV,并应根据发电机组容量、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用电负荷要求、供电距离,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
2024-12-4 11:52
6.2 发电设备
6.2.1 联供系统使用的原动机,应根据下列参数进行优化选型: 1 ISO工况参数下原动机的连续出力和余热流量、压力、温度; 2 年平均气象参数下原动机的连续出力、热耗率及余热的流量、压力、温度; 3 最热月、最冷月平均气象参数下原动机的连续出力和余热流量、压力、温度; 4 极端冬、夏季气象参数下原动机的连续出力和余热流量、压力、温度。6.2.2 联供系统使用的
2024-12-4 11:52
1234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12366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