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订阅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ineeringGB 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
2024-12-3 14:00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1.0.4&
2024-12-3 14:00
2 术语
2.0.1 入侵报警系统 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2.0.2 报警状态 alarm conditi
2024-12-3 14:00
3 基本规定
3.0.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的相关规定。3.0.2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综合应用电子传感(探测)、有线/无线通信、显示记录、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入侵探测报警应用系统。3.0.
2024-12-3 14:00
4 系统构成
4.0.1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处理/控制/管理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四个部分构成。4.0.2 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模式宜分为以下模式:1 分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多芯电缆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一对一专线相连(图4.0.2-1)。 2 总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模块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报警总线(
2024-12-3 14:00
5 系统设计
5.1 纵深防护体系设计5.2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2024-12-3 14:00
5.1 纵深防护体系设计
5.1.1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纵深防护体系包括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5.1.2 周界可根据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分为外周界和内周界。周界应构成连续无间断的警戒线(面)。周界防护应采用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措施;采用电子防护时,需设置探测器;当周界有出入口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1.3 监视区可设置警戒线(面),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5
2024-12-3 14:00
5.2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5.2.1 入侵报警系统的误报警率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或工程合同书的要求。5.2.2 入侵报警系统不得有漏报警。5.2.3 入侵报警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被触发后应自锁。2 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1)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器探测到有入侵发生或触动紧急报警装置时
2024-12-3 14:00
6 设备选型与设置
6.1 探测设备6.2 控制设备6.3 无线设备6.4 管理软件
2024-12-3 14:00
6.1 探测设备
6.1.1 探测器的选型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防护要求和设防特点选择不同探测原理、不同技术性能的探测器。多技术复合探测器应视为一种技术的探测器。2 所选用的探测器应能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减少误报,杜绝漏报。3 探测器的灵敏度、作用距离、覆盖面积应能满足使用要求。6.1.2 周界用入侵探测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规则的外周界可选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遮
2024-12-3 14:00
6.2 控制设备
6.2.1 控制设备的选型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系统规模、系统功能、信号传输方式及安全管理要求等选择报警控制设备的类型。2 宜具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3 接入公共网络的报警控制设备应满足相应网络的入网接口要求。4 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或集成的输入、输出接口。6.2.2 控制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现场报警控制设备和传输设备应采取防拆、防破坏措施,并应
2024-12-3 14:00
6.3 无线设备
6.3.1 无线报警的设备选型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载波频率和发射功率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2 探测器的无线发射机使用的电池应保证有效使用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发出欠压报警信号后,电源应能支持发射机正常工作7d。3 无线紧急报警装置应能在整个防范区域内触发报警。4 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防拆报警和防破坏报警功能。6
2024-12-3 14:00
6.4 管理软件
6.4.1 系统管理软件的选型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尚应具有以下功能:1 电子地图显示,能局部放大报警部位,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2 实时记录系统开机、关机、操作、报警、故障等信息,并具有查询、打印、防篡改功能。3 设定操作权限,对操作(管理)员的登录、交接进行管理。6.4.2 系统管理软件应汉化。6.4.3 系统管理软件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应有备
2024-12-3 14:00
7 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7.1 传输方式7.2 线缆选型7.3 布线设计
2024-12-3 14:00
7.1 传输方式
7.1.1 传输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相关规定。7.1.2 传输方式的确定应取决于前端设备分布、传输距离、环境条件、系统性能要求及信息容量等,宜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7.1.3 防区较少,且报警控制设备与各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的场所,宜选用分线制模式。7.1.4 防区数量较多,且报警控制设备与所有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总长度不大于1
2024-12-3 14:00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7 , Processed in 0.340362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