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订阅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7.2 电源
7.2.1 电力负荷应分别按平时和战时用电负荷的重要性、供电连续性及中断供电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7.2.2 平时电力负荷分级,除执行本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地面同类建筑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2.3 战时电力负荷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负荷 1) 中断供电将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2) 中断供电将严重影响通信、警报
2024-12-6 11:50
7.3 配电
7.3.1 每个防护单元应引接电力系统电源和内部电源。电源回路均应设置进线总开关和内、外电源的转换开关。7.3.2 每个防护单元内的人防电源配电柜(箱)宜设置在清洁区内,并靠近负荷中心和便于操作维护处,可设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内。7.3.3 一级、二级和大容量的三级负荷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室内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7.3.4 防空地下室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
2024-12-6 11:50
7.4 线路敷设
7.4.1 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动力、照明线路,应采用电缆或护套线。7.4.2 电缆和电线应采用铜芯电缆和电线。7.4.3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的各种电缆(包括动力、照明、通信、网络等)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7.4.4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同类多根弱电线路可合穿在一根保护管内,但应采用暗管加密
2024-12-6 11:50
7.5 照明
7.5.1 照明光源宜采用各种高效节能荧光灯和白炽灯。并应满足照明场所的照度、显色性和防眩光等要求。7.5.2 防空地下室平时和战时的照明均应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平时照明还应设值班照明,出入口处宜设过渡照明。7.5.3 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平时照明,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 正常照明的照度,宜参照同类地面建筑照度标准确定。需长期坚持工作和对视觉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适当提高照度标准; 2
2024-12-6 11:50
7.6 接地
7.6.1 防空地下室的接地型式宜采用TN-S、TN-C-S接地保护系统。7.6.2 除特殊要求外,防空地下室宜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表7.6.2中最小值的要求。表7.6.2 接地电阻允许值7.6.3 防空地下室室内应将下列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连接: 1 保护接地干线; 2 电气装置人工接地极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 3 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如通风管、给水管、排水管、电
2024-12-6 11:50
7.7 柴油电站
7.7.1 防空地下室的柴油电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靠近负荷中心; 2 交通运输、输油、取水比较方便; 3 管线进、出比较方便。7.7.2 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电站类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应设置固定电站; 2 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的电站类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发电机组总容量大于120kW时,宜设置
2024-12-6 11:50
7.8 通信
7.8.1 医疗救护工程和防空专业队工程应设置与所在地人防指挥机关相互联络的直线或专线电话,并应设置应急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电话可设置在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内。7.8.2 人员掩蔽工程应设置电话分机和音响警报接收设备,并应设置应急通信设备。7.8.3 配套工程应设置电话分机,并根据各类配套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可设置应急通信设备或其它通信设备。7.8.4 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内应设置电话总机,并在办公
2024-12-6 11:50
附录A 常用扩散室、扩散箱的内部空间最小尺寸
A.0.1 战时通风量不大于14500(m3/h)的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其扩散室内部空间的长×宽×高可按1.0m×1.0m×1.6m。核5级和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常用扩散室内部空间的最小尺寸,可按表A.0.1采用。表A.0.1 甲类防空地下室常用扩散室的内部空间(长×宽×高)最小尺寸(m) 注:本表适用于采
2024-12-6 11:50
附录B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动荷载
B.0.1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空气冲击波最大超压△Pcm及按等冲量简化的无升压时间三角形等效作用时间t0,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式中 C——等效TNT装药量(kg),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取值; R——爆心至作用点的距离(m),爆心至外墙外侧水平距离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取值。B.0.2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土中压缩波参数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2024-12-6 11:50
附录C 常用结构构件对称型基本自振圆频率计算
C.0.1 单跨和等跨的等截面梁挠曲型自振圆频率ω(1/s),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式中 Ω——梁的频率系数,可按表C.0.1-1采用; B——梁的抗弯刚度; φ——刚度折减系数,可按表C.0.1-2采用; Ed—&mda
2024-12-6 11:50
附录D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
D.1 一般规定D.2 承载力计算D.3 构造要求
2024-12-6 11:50
D.1 一般规定
D.1.1 无梁楼盖的柱网宜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区格内长短跨之比不宜大于1.5。D.1.2 当无梁楼盖板的配筋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其允许延性比[β]可取3.0。
2024-12-6 11:50
D.2 承载力计算
D.2.1 在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共同作用下,当按弹性受力状态计算无梁楼盖内力时,宜按下列规定对板的内力值进行调整: 1 当用直接方法计算时,对中间区格的板,宜将支座负弯矩与跨中正弯矩之比从2.0调整到1.3~1.5;对边跨板,宜相应降低负、正弯矩的比值; 2 当用等代框架方法计算时,宜将支座负弯矩下调10%~15%,并应按平衡条件将跨中正弯矩相应上调; 3 支座负弯矩在柱上
2024-12-6 11:50
D.3 构造要求
D.3.1 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和0.45ftd/fyd中的较大值。 D.3.2 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通长布置,间距不应大于25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邻跨之间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或伸入邻跨内锚固; 2 底层钢筋宜全部拉通,不宜弯起;顶层钢筋不宜采用在跨中切断的分离式配筋; 3 当相邻两支座的负弯矩相差较大时
2024-12-6 11:50
附录E 钢筋混凝土反梁设计要点
E.1 承载力计算 E.2 构造要求条文说明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反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与正梁相比没有变化,而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比正梁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反梁截面的剪应力分布与正梁有差异。
2024-12-6 11:5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10 , Processed in 0.10202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