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GB/T50908-2013
订阅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GB/T50908-2013

5.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控制项5.3.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及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可选项5.3.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宜合理选择系统形式,提高设备及系统效率,优化控制策略,降低系统能耗。5.3.3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宜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及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5.3.4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输
2024-12-4 08:56
5.4 照明系统
控制项5.4.1 各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可选项5.4.2 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宜合理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的灯用附件,降低建筑照明能耗。5.4.3 照明系统宜合理设计控制方式,降低建筑照明能耗。条文说明5.4.1 本条的目的是有效控制照明功率密度,降低运行中的照明能耗。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
2024-12-4 08:56
5.5 其他用能系统
可选项5.5.1 电梯系统宜合理选用高效节能电梯和合理的控制方法,以降低建筑电梯运行能耗。5.5.2 给排水输配系统宜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降低给排水系统输配能耗。5.5.3 生活热水系统宜采用高效能源利用系统,降低生活热水能耗。5.5.4 输配电和变配电系统宜合理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合理的控制方法,降低建筑输配电和变配电系统损耗。条文说明5.5.1 在办公建筑中,尤其随着高层超高
2024-12-4 08:56
5.6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选项 5.6.1 可再生能源宜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条文说明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指出,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鼓励在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前提下,选用高效设备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部分常规能源使用。 对于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项目,根据等效太阳能光电板面积占建筑基底面积的比例φA进行评价,并且要
2024-12-4 08:56
5.7 用能设备计量、监测与控制
可选项 5.7.1 能耗计量与用能设备监控系统宜进行合理设置。条文说明5.7.1 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较复杂,以空调系统为例,其组成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空调箱、风机盘管等多个环节。对新建或重大改建的办公建筑,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按照国家和地方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相关规范的要求,使建筑内各能耗子项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都能实现独立分项计量,有助于分析
2024-12-4 08:56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 水系统 6.2 节水措施 6.3 非传统水源利用
2024-12-4 08:56
6.1 水系统
控制项 6.1.1 方案规划阶段应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6.1.2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合理、完善。热水供应系统形式应根据用水特点合理确定。条文说明6.1.1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市政给排水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特点等客观情况,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水资源规划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
2024-12-4 08:56
6.2 节水措施
可选项 6.2.1 管网漏损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 6.2.2 给水系统不宜出现超压出流现象。 6.2.3 水表宜分区域、分用途设置。 6.2.4 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宜达到节水评价值。 6.2.5 用水设备宜采用节水设备或节水措施。绿化灌溉宜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6.2.6 冷却水系统宜采用循环冷却塔、闭式冷却塔等节水型冷却塔设备或其他冷却水节水措施。条文说明6.2.1 管网漏失水量包括:管网
2024-12-4 08:56
6.3 非传统水源利用
控制项6.3.1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应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6.3.2 景观用水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6.3.3 项目周边有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宜低于40%;项目周边无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宜低于15%。6.3.4 项目周边有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时,再生水利用率不宜低于30%;项目周边无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时,再
2024-12-4 08:56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1 材料资源利用 7.2 建筑设计优化 7.3 施工过程控制
2024-12-4 08:56
7.1 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7.1.1 禁用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可选项7.1.2 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宜合理利用。 7.1.3 建筑构、配件宜工厂化生产。 7.1.4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建筑宜使用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质量之和应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10%。 7.1.5 装饰装修材料宜经济适用。 7.1.6 基于当
2024-12-4 08:56
7.2 建筑设计优化
可选项 7.2.1 建筑造型要素宜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7.2.2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宜控制主要结构材料的用量。 7.2.3 建筑方案宜规则。 7.2.4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筑结构方案宜进行优化设计。 7.2.5 主体结构宜合理使用高强混凝土。 7.2.6 主体结构宜合理使用高强度钢。 7.2.7 建筑设计时宜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建筑自重。 7.2.8 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宜灵活分隔。 7.
2024-12-4 08:56
7.3 施工过程控制
可选项7.3.1 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应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60%以上。7.3.2 现浇混凝土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宜使用预拌砂浆。7.3.3 建筑土建与装修宜一体化施工。7.3.4 施工组织设计中宜制定节材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落实。7.3.5 对旧建筑拆除、场地清理和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宜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7.3.6 施工过程中主要材料的损耗率应比定额损耗率
2024-12-4 08:56
8 室内环境质量
8.1 光环境 8.2 声环境 8.3 热环境 8.4 室内空气质量 8.5 其他要求
2024-12-4 08:56
8.1 光环境
控制项 8.1.1 主要功能空间室内照度、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光的颜色质量等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有关规定。可选项 8.1.2 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宜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有关规定。 8.1.3 建筑宜鼓励采用反光、遮光、导光等新装置、新材料作为辅助设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天然采光质量,控制眩光。 8.1.4 设计中宜
2024-12-4 08:5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58 , Processed in 0.10797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