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订阅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5.1.1 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与水平剪力)较小的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柱、墙、核心筒群桩中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 1. 竖向力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5.1.2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桩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桩顶作用效应计算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1.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
2024-12-6 09:56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5.2.3 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或由于地层土性、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2.4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 2.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 3.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
2024-12-6 09:56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Ⅰ一般规定5.3.1 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5.3.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
2024-12-6 09:56
5.4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Ⅰ软弱下卧层验算5.4.1 对于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下存在承载力低于桩端持力层承载力1/3的软弱下卧层时,可按下列公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见图5.4.1):图5.4.1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Ⅱ负摩擦力计算5.4.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
2024-12-6 09:56
5.5 桩基沉降计算
5.5.1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5.5.2 桩基沉降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1. 沉降量; 2. 沉降差; 3. 整体倾斜:建筑物桩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 4. 局部倾斜:墙下条形承台沿纵向某一长度范围内桩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5.5.3 计算桩基沉降变形时,桩基变形指标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 由于土层厚度
2024-12-6 09:56
5.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5.6.1 当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以底层平面面积计算)时,可设置穿过软土层进入相对较好土层的疏布摩擦型桩,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荷载。该种减沉符合疏桩基础,可按下列公式确定承台面积和桩数:5.6.2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点沉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6.2 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的分层示意图条文说明5.6.1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
2024-12-6 09:56
5.7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
Ⅰ单桩基础5.7.1 受水平荷载的一般建筑物和水平荷载较小的高大建筑物单桩基础和群桩中基桩应满足下式要求:5.7.2 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的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桩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执行。 2. 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桩身配筋率不小
2024-12-6 09:56
5.8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5.8.1 桩身应进行承载力和裂缝控制计算。计算时应考虑桩身材料强度、成桩工艺、吊运与沉桩、约束条件、环境类别等因素,除按本节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Ⅰ受压桩5.8.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桩顶以下5d范围的桩身螺旋
2024-12-6 09:56
5.9 承台计算
Ⅰ受弯计算5.9.1 桩基承台应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承台弯距可按本规范第5.9.2~5.9.5条的规定计算,受弯承载力和配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进行。5.9.2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正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两桩条形承台和多桩矩形承台弯矩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变阶处[见图5.9.2(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9.2 承台弯矩计
2024-12-6 09:56
6 灌注桩施工
6.1 施工准备6.2 一般规定6.3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6.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6.5 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6.6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6.7 灌注桩后注浆
2024-12-6 09:56
6.1 施工准备
6.1.1 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3. 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4.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5. 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6. 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 7. 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
2024-12-6 09:56
6.2 一般规定
6.2.1 不同桩型的适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2. 旋挖成孔灌注桩宜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3. 冲孔灌注桩除宜用于上述地质情况外,还能穿透旧基础、建筑垃圾填土或大孤石等障碍物。在岩溶发育地区应慎重使用,采用时,应适当加密勘察钻孔; 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后
2024-12-6 09:56
6.3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Ⅰ泥浆的制备和处理6.3.1 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6.3.2 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 2. 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3. 灌注混凝土
2024-12-6 09:56
6.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6.4.1 当需要穿越老黏土、厚层砂土、碎石土以及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时,应进行试钻。6.4.2 钻机定位后,应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6.4.3 钻进过程中,当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6.4.4 根据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2024-12-6 09:56
6.5 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
Ⅰ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6.5.1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法、复打法或反插法。6.5.2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群桩基础的基桩施工,应根据土质、布桩情况,采取消减负面挤土效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桩质量; 2. 桩管、混凝土预制桩尖或钢桩尖的加工质量和埋设位置应与设计相符,桩管与桩尖的接触应有良好的密封性。6.5.3 灌注混凝土和拔管的操
2024-12-6 09:5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916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