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订阅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on of build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against lightningGB 50343-2012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2 年 1 2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2024-12-6 15:49
1 总则
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本规范不适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1.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1.0.4 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
2024-12-6 15:49
2 术语
2.0.1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雷电防护区(LPZ)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 规定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又
2024-12-6 15:49
3 雷电防护分区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2024-12-6 15:49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3.1.2 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3.1.3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 1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 2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 3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
2024-12-6 15:49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 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3.2.2 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LPZ0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2 LPZ0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2024-12-6 15:49
4 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4.1一般规定 4.2 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3 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4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2024-12-6 15:49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第4.3节或第4.4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4.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或本规范第4.3节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4.1.3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采用本规范第4.2节和4.3节规定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4.1.4 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
2024-12-6 15:49
4.2 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2.1 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N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 N2——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4.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因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可能造成损坏,可接受的年平均最大雷击次数Nc可按下
2024-12-6 15:49
4.3 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3.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按表4.3.1选择确定雷电防护等级。表4.3.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续表 4.3.1 注:表中未列举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可参照本表选择防护等级。条文说明4.3.1 由于表4.3.1无法列出全部各类电子信息系统,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可参照本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2024-12-6 15:49
4.4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4.4.1 因雷击导致建筑物的各种损失对应的风险分量Rx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Nx——年平均雷击危险事件次数; Px——每次雷击损害概率; Lx——每次雷击损失率。4.4.2 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R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Rx——建筑物的雷击
2024-12-6 15:49
5 防雷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5.3 屏蔽及布线 5.4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5.5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2024-12-6 15:49
5.1 一般规定
5.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1.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5.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类型、重要性、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及所要求的电磁场环境等情况选择下列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 1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2 电磁屏蔽; 3 合理布线; 4 能量配合的浪涌保
2024-12-6 15:49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5.2.1 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应采用S型、M型或它们的组合(图5.2.1)。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S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M型结构的网格连接。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图5.2.1 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基本方法共用
2024-12-6 15:49
5.3 屏蔽及布线
5.3.1 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涌,宜采用建筑物屏蔽、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5.3.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的屏蔽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框架、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等自然金属部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 2 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机房内
2024-12-6 15:49
1234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59 , Processed in 0.10253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