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GB/T51368-2019
订阅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GB/T51368-2019

5.10 防雷与接地
5.10.1 建筑光伏系统防雷装置使用材料应根据建筑防雷等级要求、现场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5.10.2 建筑光伏系统用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GB/T32512的有关规定。5.10.3 利用光伏方阵金属支架、建筑物金属部件作引下线时,其材料及尺寸应能承受泄放预期雷电流时所产生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5.10.4 光
2024-12-5 17:19
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建筑设计 6.3 光伏组件设计 6.4 构造要求
2024-12-5 17:19
6.1 一般规定
6.1.1 建筑光伏系统的外观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6.1.2 在既有建筑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应影响建筑的采光、通风,不应引起建筑能耗的增加。6.1.3 建筑光伏系统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构件的各项物理性能要求,根据当地的特点,作为建筑构件的光伏发电组件应采取相应的防冻、防冰雪、防过热、防雷、抗风、抗震、防火、防腐蚀等技术措施。6.1.4 建筑光伏系统在安装光伏组件的部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2024-12-5 17:19
6.2 建筑设计
6.2.1 建筑光伏系统与支撑结构作为建筑突出物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有关规定。6.2.2 在进行光伏发电系统布置时应避免周边环境、景观设施和绿化种植等对其遮挡。6.2.3 建筑光伏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效果、设计理念、可利用面积、安装场地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光伏组件的类型、尺寸、颜色和安装位置。6.2.4 建筑体形及空间组合应为光伏组件接收充足的日照创造条件
2024-12-5 17:19
6.3 光伏组件设计
6.3.1 光伏组件尺寸和形状的选择宜与建筑模数尺寸相协调,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关规定。6.3.2 作为遮阳或采光构件的光伏组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建筑透光区域设置光伏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有关规定; 2 作为遮阳构件的光伏组件应符合室内采光和日照的要求,并应符合遮阳系数的要求; 3 光伏窗应符
2024-12-5 17:19
6.4 构造要求
6.4.1 光伏组件的安装不应影响所在部位的雨水排放。6.4.2 多雪地区的建筑屋面安装光伏组件时,宜设置便于人工融雪、清扫的安全通道。6.4.3 光伏组件宜采用易于维修、更换的安装方式。6.4.4当光伏组件平行于安装部位时,其与安装部位的间距应符合安装和通风散热的要求。6.4.5 屋面防水层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光伏组件的管线穿过屋面处应预埋防水套管,并应做防水密封处理。建筑屋
2024-12-5 17:19
7 结构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设计参数 7.3 荷载和作用 7.4 光伏构件结构设计 7.5 支撑结构设计 7.6 连接结构设计
2024-12-5 17:19
7.1 一般规定
7.1.1 建筑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及传力途径; 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 3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 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 5 耐久性的要求; 6 符合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7.1.2 建筑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5年;
2024-12-5 17:19
7.2 设计参数
7.2.1 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S——荷载按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小于或等于25年时可取0.9; R——构件抗力设计值。 2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
2024-12-5 17:19
7.3 荷载和作用
7.3.1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的建筑光伏系统结构构件计算,应包括重力荷载、屋面活荷载、检修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和温度作用的效应。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7.3.2 偶然设计状况下建筑光伏系统的抗震设计,应计入地震作用的效应。作用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7.3.3 建筑附加光伏发电系
2024-12-5 17:19
7.4 光伏构件结构设计
7.4.1 光伏构件所选用的玻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有关规定。7.4.2 光伏构件挠度计算宜按照有限元方法进行,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进行计算。7.4.3 光伏构件的挠度应符合建筑构件及光伏组件功能的规定。7.4.4 带边框的光伏构件其边框挠度不应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120。
2024-12-5 17:19
7.5 支撑结构设计
7.5.1 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应符合表7.5.1的规定。表7.5.1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7.5.2 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面板支架的顶点水平位移不宜大于其高度的1/150。
2024-12-5 17:19
7.6 连接结构设计
7.6.1 支撑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能承受光伏方阵结构传来的应力,并应能有效传递至主体结构。7.6.2 在金属屋面和瓦屋面上安装建筑光伏系统,支撑系统所承受的荷载应通过连接件传递至屋面檩条。7.6.3 建筑光伏方阵的支撑系统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宜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的计算宜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计算。7.6.4 当光伏方阵的支撑系统与主体混凝土结构
2024-12-5 17:19
8 发电系统设计
8.1 一般规定 8.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8.3 系统接入 8.4 光伏发电一次系统 8.5 光伏方阵 8.6 变压器及配电装置 8.7 自用电系统 8.8 无功补偿装置 8.9 电气二次 8.10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8.11 电缆敷设 8.12 储能系统 8.13 发电量计算
2024-12-5 17:19
8.1 一般规定
8.1.1 建筑光伏系统应根据建筑物光照条件、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用电负荷等情况,结合建筑外观、结构安全、并网条件、发电效率、运行维护等因素进行设计。8.1.2 用户侧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宜采用分散逆变、就地并网的接入方式,并入公共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宜采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接入方式。8.1.3 并网建筑光伏系统应配置具有通信功能的电能计量装置和相应的电能量采集装置,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宜配置计量装置。
2024-12-5 17:1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08 , Processed in 0.09842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