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订阅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5.2 边坡稳定性分析
5.2.1 边坡稳定性分析之前,应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及相应破坏方向、破坏范围、影响范围等作出判断。判断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时应同时考虑到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坏和受结构面控制的破坏。5.2.2 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分析法。5.2.3 计算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
2024-12-6 10:38
5.3 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5.3.1 除校核工况外,边坡稳定性状态分为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种状态,可根据边坡稳定性系数按表5.3.1确定。表5.3.1 边坡稳定性状态划分注:Fst——边坡稳定安全系数。5.3.2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应按表5.3.2确定,当边坡稳定性系数小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时应对边坡进行处理。表5.3.2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注:1 地震工况时,安全系数仅适用于塌滑
2024-12-6 10:38
6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
6.1 一般规定6.2 侧向土压力6.3 侧向岩石压力
2024-12-6 10:37
6.1 一般规定
6.1.1 侧向岩土压力分为静止岩土压力、主动岩土压力和被动岩土压力。当支护结构变形不满足主动岩土压力产生条件时,或当边坡上方有重要建筑物时,应对侧向岩土压力进行修正。6.1.2 侧向岩土压力可采用库仑土压力或朗金土压力公式求解。侧向总岩土压力可采用总岩土压力公式直接计算或按岩土压力公式求和计算,侧向岩土压力和分布应根据支护类型确定。6.1.3 在各种岩土侧压力计算时,可用解析公式求解。对于复杂情
2024-12-6 10:37
6.2 侧向土压力
6.2.1 静止土压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e0i——计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kN/m²); γj——计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重度(kN/m3); hj——计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厚度(m); q——坡顶附加均布荷载(kN/m²); K0i&m
2024-12-6 10:37
6.3 侧向岩石压力
6.3.1 对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主动岩石压力合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θ——边坡外倾结构面倾角(°); cs——边坡外倾结构面黏聚力(kPa); φs——边坡外倾结构面内摩擦角(°); Kq——系数,可按公式6.2.3-3)计算;
2024-12-6 10:37
7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
7.1 一般规定7.2 设计计算7.3 构造设计7.4 施工
2024-12-6 10:37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地区、建(构)筑物位于岩土质边坡塌滑区、土质边坡1倍边坡高度和岩质边坡0.5倍边坡高度范围的边坡工程。7.1.2 对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下列边坡应优先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锚拉式桩板挡墙或抗滑桩板式挡墙等主动受力、变形较小、对边坡稳定性和建筑物地基基础扰动小的支护结构: 1 建(构)筑物基础置于塌滑区内的边坡; 2 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
2024-12-6 10:37
7.2 设计计算
7.2.1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调查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平面布置、基础荷载、基础类型、埋置深度、建(构)筑物的开裂及场地变形以及地下管线等现状情况; 2 应根据基础方案、构造做法和基础到边坡的距离等因素,考虑建筑物基础与边坡支护结构的相互影响; 3 应考虑建筑物基础传递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对边坡支护结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并应
2024-12-6 10:37
7.3 构造设计
7.3.1 支护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7.3.2 在已有边坡坡顶新建重要建(构)筑物时,穿越边坡滑塌体及软弱结构面高度范围的新建重要建(构)筑物基础周边与岩土间应设有摩擦小的软性材料隔离层,使基础垂直荷载传递至边坡破裂面及软弱结构面以下足够深度的稳定岩土层内。7.3.3 穿越边坡滑塌体及软弱结构面的桩基础经隔离处理后,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加强基础结构配筋及基础节点构造,桩身最小
2024-12-6 10:37
7.4 施工
7.4.1 边坡工程施工应采用信息法,施工过程中应对边坡工程及坡顶建(构)筑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和分析监测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与勘察、设计不符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及时向建设、勘察、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反馈,研究解决措施。7.4.2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好地表截排水措施。应采用逆作法施工的边坡,应在上层边坡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
2024-12-6 10:37
8 锚杆(索)
8.1 一般规定8.2 设计计算8.3 原材料8.4 构造设计8.5 施工
2024-12-6 10:37
8.1 一般规定
8.1.1 当边坡工程采用锚固方案或包含有锚固措施时,应充分考虑锚杆的特性、锚杆与被锚固结构体系的稳定性、经济性以及施工可行性。8.1.2 锚杆(索)主要分为拉力型、压力型、荷载拉力分散型和荷载压力分散型,适用于边坡工程和岩质基坑工程。8.1.3 锚杆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所服务的边坡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相同,其防腐等级应达到相应的要求。8.1.4 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下列岩土层中: 1
2024-12-6 10:37
8.2 设计计算
8.2.1 锚杆(索)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a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锚杆所受轴向拉力(kN); Htk——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kN); α——锚杆倾角(°)。8.2.2 锚杆(索)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普通钢筋锚杆: 预应力锚索锚杆:式中:A
2024-12-6 10:37
8.3 原材料
8.3.1 锚杆(索)原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生不良影响。8.3.2 锚杆(索)杆体可使用普通钢材、精轧螺纹钢、钢绞线包括无粘结钢绞线和高强钢丝,其材料尺寸和力学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不宜采用镀锌钢材。8.3.3 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需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 砂的含泥量按重
2024-12-6 10:3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057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