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火灾试验表面制品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 GB/T25207-2010
订阅

火灾试验表面制品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 GB/T25207-201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火灾试验表面制品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Fire tests—Full-scale room test for surface productsGB/T 25207—2010(ISO 9705:1993,MOD)2010-09-26发布 2011-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9705
2024-12-5 14:42
1 范围
警示——试样在燃烧过程中,实验人员可能受到高温、有毒或有害气体的伤害,所以实验人员应配戴防护用具。 试验装罝附近应设罝灭火设施。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制品实体房间火试验装置、测量装置及试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墙壁内表面及天花板表面制品,尤其是因某种原因(绝热基材、接缝、较大的不规则表面的影响)不能以实验室规模进行试验的制品,如热塑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评价制品的耐火性能。
2024-12-5 14:4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角于本标淮。 GB/T 59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1) GB 8624-2006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2024-12-5 14:42
3 术语和定义
GB/T 59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组件 assembly 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成品,如夹心板。 注:组件可包含空气间隙。 3.2 复合材料 composit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物,如表面有涂层的材料或层压材料。 3.3 暴露表面 exposed surface 暴露于试验加热条件下的制品表面。 3.4 材料 material 单一物质或均匀分布
2024-12-5 14:42
4 原理
通过设置在地面中心的热流计测量总热流量,估算房间内火自点火源向其他物体蔓延的可能性。 通过测量燃烧的总热释放速率来估算火向房间外物体蔓延的可能性。 通过测量某些有毒气体来提供毒性危害指示。 通过测量遮光烟气的生成量来测定能见度降低的危害。 通过拍照及摄像方式记录火灾增长。 注: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可以测量房间内气体通度和进出门口的质量流量。
2024-12-5 14:42
5 试验房间
5.1 试验房间(见图1)应由相互垂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组成,内部尺寸如下: a) 长:(3.6±0.05)m; b) 宽:(2.4±0.05)m; c) 高:(2.4±0.05)m。 试验房间应设置在自然通风条件好、干燥的室内。室内空间应足够大,以保证外界环境对试验火没有影响。试验房间的设置宜便于安装仪器和点火源。 5.2 试验房间的门应设在2.4
2024-12-5 14:42
6 点火源
6.1 推荐点火源 使用附录A中规定的满足下列要求的点火源: a) 点火源应为丙烷气体燃烧器,燃烧器填充多孔、惰性材料(如砂),上表面为方形,其构造应使气流均匀到达整个开孔表面; b) 燃烧器应放置在与门相对角落的地面上,器壁应与试样接触; c) 燃烧器气源应为纯度不低于95%的丙烷。供气流量测量精度不低于±3%。燃烧器的热输出应控制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 警示&md
2024-12-5 14:42
7 试验房间中的热流测量
7.1 要求 热流计应是Gardon或Schmidt-Boelter型,其设计量程宜为50kW/m2。接收表面应是平整的黑色表面,视角为180°。热流计的精度应不低于±3%,重复性误差应在0.5%以内。补充资料和设计方案参见附录C。 7.2 位置 热流计应安装在试验房间地面的几何中心上。接收表面应在地面上方5mm30mm处。福射达到接收表面前不应穿过任何窗孔。 7.3 标定
2024-12-5 14:42
8 燃烧产物收集系统
燃烧产物收集系统应能收集试验期间燃烧所产生的全部烟气,并且不应干扰门口处的火羽流。常压状态25℃时,其排烟能力应不低于3.5m3/s。 注:集烟罩和排烟管道的设计参见附录D。
2024-12-5 14:42
9 排烟管道中仪器的最低要求
9.1 体积流量 排烟管道中体积流量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5%。 阶跃变化的响应时间(到最终状态流量的90%)不超过1s。 9.2 气体分析 9.2.1 取样管线 应在排烟管道内燃烧产物混合均匀的位置处抽取气样。为不影响被分析气体物质的浓度,取样管的材质应选用惰性材料。补充资料和设计方案参见附录E。 9.2.2 氧气 氧消耗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05%(氧的体积分数)。
2024-12-5 14:42
10 系统性能
10.1 标定 每次试验或连续试验以前应进行标定。 注:计算公式参见附录F。 燃烧器应直接放置在集烟罩下,使用表1中给出的燃烧器热输出进行标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s,且应从燃烧器引燃前1min开始测量。火源稳定后,对于每个热输出水平,基于氧消耗计算热释放速率在1min内的平均值,与基于气体流量计算的热输出平均值不一致性的偏差应在5%以内。10.2 系统响应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指由点火源输出跃变
2024-12-5 14:42
11 试样制备
11.1 应尽可能按与实际使用相同的方法安装试样。注:在标准试样配罝中,三面墙和天花板均要敷以试样。可选的试样配置形式参见附录G。11.2 以板材形式进行试验时,应尽可能使用板材的标准宽度、长度和厚度。11.3 试样应固定在基材上或直接固定在试验房间内部,应尽可能采用该制品的实际安装方式(如敲钉、胶粘、使用支撑等)。报告中应清楚地描述其安装方式。11.4 薄型表面制品、可熔化的热塑制品、涂料应根据
2024-12-5 14:42
12 试验程序
12.1 初始条件 12.1.1 从试样安装直到开始试验,试验房间内和周边环境的温度应为(20±10)℃。 注:试样从停止养护到开始试验之间的时间宜尽可能短。 12.1.2 试验房间门中心1m范围内,水平风速不应超过0.5m/s。 12.1.3 燃烧器应与墙角接触。燃烧器表面应清洁。 注:在放置燃烧器的墙角内表面上,划0.3mX0.3m的方格,以帮助确定火焰蔓延的范围。 12.1.4
2024-12-5 14:42
13 试验报吿
试验报吿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实验室的名称及地址; b) 报吿日期和编号; c) 委托试验单位名称及地址; d) 试验目的; e) 取样方法; f)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 g) 制品的名称或其他标识及制品描述; h) 制品的密度或面密度及制品厚度; i) 到样日期; j) 试样安装方式; k) 试样的养护; l) 试验日期; 2) 间隔24h进行称重,试样质量之差不大于0.1%或0.1g(以较大
2024-12-5 14:4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推荐点火源
A.1 标准点火源 A.1.1 燃烧器 燃烧器应采用4mm8mm粒径的砾石和2mm3mm粒径的砂子填充,见图A.1。壳体由金属丝网分为两层,上层网孔口规格为1.4mm,下层网为2.8mm。上层砂子顶层与燃烧器上缘齐平。 A.1.2 热输出水平 引燃后,前10min热输出调整到100kW,如果未出现轰燃,10min后热输出调至300kW。 A.2 替代点火源 A.2.1 燃烧器 燃烧器上表面宜为多孔
2024-12-5 14:42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09866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