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 GB50342-2003
订阅

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 GB50342-2003

5.2 风荷载
5.2.1 作用于电视塔结构上的风作用压力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0k——风荷载压力的标准值;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基本风
2024-12-4 11:00
5.3 裹冰荷载
5.3.1 设计电视塔时,应考虑外露的结构件、管线、塔上设备(如天线)表面裹冰引起的重力作用及挡风面积增大的影响。5.3.2 基本裹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10m高度处的观测资料,取重现期为50年最大裹冰厚度的统计数值。计算高度处的裹冰厚度b按基本裹冰厚度b0乘以表5.3.2中相应的裹冰高度变化系数确定。 表5.3.2 裹冰高度变化系数5.3.3 管线和构件上的裹冰作用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2024-12-4 11:00
5.4 地震作用
5.4.1 电视塔在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对处于7度硬、中硬场地,且基本风压w0≥0.4kN/㎡时,及7度中软、软场地和8度硬、中硬场地,且基本风压w0≥0.7kN/m2时,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2 对处在8度和9度场地上的塔,应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的共同作用;8度和9度场地上的一级电视塔,宜进行专门研究; 3 单筒型电视塔,应同时计算两个主轴
2024-12-4 11:00
5.5 其他作用
5.5.1 计算日照作用时,混凝土塔段向阳面与背阳面筒壁平均温度差可按15℃采用。5.5.2 电视塔设计时,应考虑由塔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塔体中心轴线倾斜的影响,其塔顶倾斜位移可取0.4m。5.5.3 施工中机具、设备和作用力,对结构受力有影响的,在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算。5.5.4 由施工偏差造成塔中心轴线倾斜,其倾斜角的正切值在塔体设计时可取1/1000;对施加预应力的单筒形塔段
2024-12-4 11:00
6 塔楼
6.1 一般规定6.2 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6.3 构件和局部计算
2024-12-4 11:00
6.1 一般规定
6.1.1 塔楼应根据使用和工艺要求、建筑造型、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结构选型,并宜优先采用自重轻的结构方案。6.1.2 塔楼支撑结构宜选用钢结构、混凝土悬臂板或锥壳;楼层结构宜选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和钢结构梁柱。条文说明6.1.1 塔楼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应根据使用和工艺要求、建筑造型、材料和施工条件综合确定。塔楼位于电视塔的上部,其质量大、外轮廓也大,在风和地震作用下,在塔体内产生的内
2024-12-4 11:00
6.2 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
6.2.1 塔楼结构计算应考虑可能出现的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及其组合。6.2.2 塔楼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2节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按本规范第4.3节规定采用短期效应组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6.2.3 进行塔楼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应根据结构类型选用相应的计算简图。塔体可视为塔楼楼层结构的支座。6.2.4 塔楼承重结构水平拉力应由结构自身承受,而不宜使塔体承受塔楼承重结构产生的水平
2024-12-4 11:00
6.3 构件和局部计算
6.3.1 塔楼楼层钢结构构件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进行设计。6.3.2 塔楼承重结构采用混凝土倒锥壳时,应施加预应力,以承受锥壳水平拉力。6.3.3 塔楼楼层结构在塔楼承重结构上的支承点和在塔体上的支承点,其截面或应力突变处,均应进行局部验算。6.3.4 塔楼楼层结构应验算混凝土楼板收缩、作用的不均匀分布、预应力及施工等对承重结构的影响。条文说明6.3.2 采用混凝土倒
2024-12-4 11:00
7 塔体
7.1 一般规定7.2 塔体变形和内力计算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7.4 局部设计
2024-12-4 11:00
7.1 一般规定
7.1.1 电视塔塔体应根据工艺和使用要求、建筑造型、自然条件、材料和施工等因素,进行结构选型。塔体外型宜由平滑连续曲线或直线构成,水平截面宜采用对称截面,一般宜采用圆筒截面;塔体上部钢结构可采用单筒截面或空间桁架、刚架。7.1.2 塔体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2节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计算时应遵照下列补充规定进行: 1 对塔体混凝土塔段应采用表4.2.3中Ⅰ、Ⅲ作用组合进行;对钢
2024-12-4 11:00
7.2 塔体变形和内力计算
7.2.1 塔体简化为多质点悬臂体系计算时,沿塔高每10~20m宜设一个质点,塔体截面突变处、质量集中处和计算需要处,应增设质点,一般每座塔的总数不少于20个。 各质点的质量或重力,可按相邻上、下质点距离内的质量的1/2或重力的1/2采用。 相邻两质点间的塔体刚度,可采用该区段的平均截面刚度;在计算塔体截面刚度时,可不计开孔和局部加强措施的影响。7.2.2 计算塔体自振特性、正常使
2024-12-4 11:00
7.3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规定
7.3.1 正截面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 变形后截面仍保持平面;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混凝土受压,当压应变εc≤0.002时,应力应变曲线为抛物线;当压应变εc>0.002时,应力应变曲线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变εcu取0.0035,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 4
2024-12-4 11:00
7.4 局部设计
7.4.1 对塔体截面突变处的塔段,除构造上设置必要的横向构件外,尚应对该段的受力进行局部计算,计算可采用线弹性理论。7.4.2 对塔体上的作用支点,如塔楼、内外筒连接点、钢结构塔段与混凝土段连接点等,均应进行局部计算。在计算塔楼对塔体的作用时,塔楼的楼面可变作用不得折减,并考虑实际的不均匀分布;在计算内、外筒连接处的相互作用时,应考虑以下两种情况:水平位移时一致、竖向作用时分离。7.4.3
2024-12-4 11:00
8 地基与基础
8.1 一般规定8.2 地基计算8.3 基础
2024-12-4 11:00
8.1 一般规定
8.1.1 电视塔基础可采用箱形、筏形(环板、圆板)及锥壳加环板基础;需要时,可采用桩箱、桩筏基础。基础型式的选用应综合塔体结构、场地土和周围环境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8.1.2 塔的地基应进行强度计算、变形和抗倾覆验算,必要时应作抗滑稳定验算。8.1.3 塔基础设计时应满足在各作用的组合作用下,基础底面不脱开基土的要求。8.1.4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满足地基变形的要求。
2024-12-4 11:0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8 , Processed in 0.10471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