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GB50117-2014
订阅

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GB50117-2014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Standard for seismic appraisal of special structuresGB 50117-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2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构筑
2024-12-6 14:24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构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地区的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新建构筑物施工质量的评定。 1.0.3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现有构筑物,在预期的后续使用年限内应具有
2024-12-6 14:24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2 符 号
2024-12-6 14:24
2.1 术 语
2.1.1 现有构筑物 available special structures 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构筑物。2.1.2 抗震鉴定 seismic appraisal 通过检查现有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2.1.3 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service life 对现有构筑物抗震鉴定时所约
2024-12-6 14:24
2.2 符 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N——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压力; Ve——结构层的弹性地震剪力; S——结构构件地震基本组合的作用效应设计值; P0——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力。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My——构件现有受弯承载力; Vy&md
2024-12-6 14:24
3 基本规定
3.0.1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构筑物的地基勘察报告、气象资料、施工图纸和竣工验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实测。 2 检查构筑物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检测主要受力构件的缺陷。 3 检查构筑物所在场地、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调查临近的挡土结构状况。 4 根据各类构筑物的特点、结构类型与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
2024-12-6 14:24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 地 4.2 地基和基础
2024-12-6 14:24
4.1 场 地
4.1.1 6度、7度时且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和一般地段的构筑物,可不进行场地影响的抗震鉴定。4.1.2 建在危险地段的构筑物,场地对其影响应进行专门研究。4.1.3 7度~9度时,场地为条状突出山嘴、高耸孤立山丘、非岩石或强风化岩石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等不利地段,应对其地震稳定性、地基滑移及对构筑物的可能危害进行评估;非岩石或强风化岩石陡坡的坡度及构筑物场地与坡脚的高差均较大时,应估算局部地形
2024-12-6 14:24
4.2 地基和基础
4.2.1 地基基础现状的抗震鉴定,应重点检查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和倾斜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基础有无腐蚀、酥碱、松散或剥落。4.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现有构筑物,可不进行其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1 丁类现有构筑物。 2 6度时的现有构筑物。 3 7度时,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类、丙类现有构筑物。 4 在基础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
2024-12-6 14:24
5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2 地震作用和效应调整 5.3 抗震验算
2024-12-6 14:24
5.1 一般规定
5.1.1 6度和本标准各章节有具体规定时,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当6度第一级鉴定不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抗震验算进行综合抗震能力评定。5.1.2 现有构筑物的抗震验算,应至少在两个主轴方向进行验算。 条文说明5.1.1 震害经验表明,6度区的一般构筑物,着重检查抗震措施方面的鉴定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但当一级鉴定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通过包括抗震验算等综合分析其抗震能力。
2024-12-6 14:23
5.2 地震作用和效应调整
5.2.1 现有构筑物的地震作用计算,当无具体方法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等规定的方法计算。5.2.2 现有构筑物的地震作用计算时的地震影响系数,可根据其后续使用年限对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规定的地震影响系数进行调整。地震影响系数的调整系数,可按表5.2.2采用。表5.2.2 地震影响系数的调整系数注:1 按时程分析法计算时,其地震加
2024-12-6 14:23
5.3 抗震验算
5.3.1 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有关规定执行。5.3.2 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轴向力、剪力、弯矩等)组合的设计值;计算时,有关的荷载、特征周期、地震作用、作用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规定采用;R
2024-12-6 14:23
6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6.1 一般规定 6.2 A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6.3 B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2024-12-6 14:23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框架与排架侧向连接的A、B类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抗震鉴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A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时,框架的高度不宜超过55m。 2 B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时,框架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6.1.1的要求;对结构布置不规则、有框支层的抗震墙结构或Ⅳ类场地上的框排架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表6.1.1
2024-12-6 14:2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7-2 14:27 , Processed in 0.110050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