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公园设计规范 GB51192-2016
订阅

公园设计规范 GB51192-2016

5.2 土方工程
5.2.1 土方工程设计应进行土方量计算。 5.2.2 人工堆土改造地形应保证山体稳定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种植土层下的填充土提出土粒径和压实系数要求。填充土应分层夯填或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0.90~0.93。地形上设计有建筑物时,局部填充土指标应符合建筑基础要求。 2 视堆土高度进行地基滑动稳定、承载力和变形验算。 3 应验算堆土对周边已有的
2024-12-6 17:30
5.3 水体外缘
5.3.1 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的水位,并满足调蓄雨水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5.3.2 水体驳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以及驳岸的坡度,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亲水心理等因素,并应避免岸体冲刷。 5.3.3 非淤泥底人工水体的岸高及近岸水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0.7m; 2 无防护设施的园桥、汀步及
2024-12-6 17:30
6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6.1 园路 6.2 铺装场地 6.3 园桥
2024-12-6 17:30
6.1 园路
6.1.1 园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路网及等级,进行园路宽度、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以及结构设计。 6.1.2 园路宜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级。公园面积小于10h㎡时,可只设三级园路。 6.1.3 园路宽度应根据通行要求确定,并应符合表6.1.3的规定。表6.1.3 园路宽度(m) 6.1.4 园路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园路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
2024-12-6 17:30
6.2 铺装场地
6.2.1 铺装场地面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进行确定。 6.2.2 铺装场地宜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功能要求作出不同的设计。 6.2.3 游憩场地宜有遮阴措施,夏季庇荫面积宜大于游憩活动范围的50%。 6.2.4 铺装场地内树木成年期根系伸展范围内的地面,应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 6.2.5 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及车流量较少的道路宜采用透水铺装,铺装材料应保证其透水性、抗变形及
2024-12-6 17:30
6.3 园桥
6.3.1 园桥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6.3.2 园桥桥下净空应考虑桥下通车、通船及排洪需求。 6.3.3 管线通过园桥时应考虑管道的隐蔽、安全和维修等问题。 6.3.4 通行车辆的园桥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的有关规定。 6.3.5 非通行车辆的园桥,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面均布荷载应按
2024-12-6 17:30
7 种植设计
7.1 植物配置 7.2 苗木控制
2024-12-6 17:30
7.1 植物配置
Ⅰ 一般规定 7.1.1 植物配置应以总体设计确定的植物组群类型及效果要求为依据。 7.1.2 植物配置应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并应避免生态习性相克植物搭配。 7.1.3 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景观和空间的塑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物组群的营造宜采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 2 孤植树、树丛或树群至少应有一处欣赏
2024-12-6 17:30
7.2 苗木控制
7.2.1 苗木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规定苗木的种名、规格和质量,包括胸径或地径、分枝点高度、分枝数、冠幅、植株高度等; 2 应根据苗木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景观要求和过渡措施,或预测疏伐、间移的时期; 3 对整形植物应提出修整后的植株高度要求; 4 对特殊造型植物应提出造型要求。 7.2.2 苗木种类的选择应考虑区域立地条件和养护管理条件,以适生为原则,
2024-12-6 17:30
8 建筑物、构筑物设计
8.1 建筑物 8.2 护栏 8.3 驳岸 8.4 山石 8.5 挡土墙 8.6 游戏健身设施
2024-12-6 17:29
8.1 建筑物
8.1.1 建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 8.1.2 建筑物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有机融合。 8.1.3 建筑设计应优化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促进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合理优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性能,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 8.1.4 在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
2024-12-6 17:29
8.2 护栏
8.2.1 各种安全防护性、装饰性和示意性护栏不应采用带有尖角、利刺等构造形式。 8.2.2 防护护栏其高度不应低于1.05m;设置在临空高度24m及以上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10m。护栏应从可踩踏面起计算高度。 8.2.3 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防护护栏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其杆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8.2.4 球场、电力设施、猛兽类动物展区以及公园围墙等其他专
2024-12-6 17:29
8.3 驳岸
8.3.1 公园内水体外缘宜建造生态驳岸。 8.3.2 驳岸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中规定的平面线形、竖向控制点、水位和流速进行设计。 8.3.3 素土驳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岸顶至水底坡度小于45°时应采用植被覆盖;坡度大于45°时应有固土和防冲刷的技术措施; 2 地表径流的排放口应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径流冲刷。 8.3.4 人工砌筑或混凝土浇筑的驳岸应符合下列规定:
2024-12-6 17:29
8.4 山石
8.4.1 假山和置石的体量、形式和高度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8.4.2 假山和置石设计应对石料提出大小、色彩、质地、纹理等要求,对置石的石料还应提出形状要求。 8.4.3 叠山和利用山石的各种造景,应统一考虑安全、护坡、登高、隔离等各种功能要求。 8.4.4 叠山应与已有建(构)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如紧邻建(构)筑物时应保证不影响其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8.4.5 假山、置石的地基基础设计应
2024-12-6 17:29
8.5 挡土墙
8.5.1 挡土墙的材料、形式应根据公园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结构设计确定。 8.5.2 挡土墙的饰面材料及色彩应与环境协调。 8.5.3 挡土墙墙后填料表面应设置排水良好的地表排水措施,墙体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径不应小于50mm,孔眼间距不宜大于3.0m。 8.5.4 挡土墙应设置变形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20m;当墙身高度不一、墙后荷载变化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时,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缝间距。 8.5.
2024-12-6 17:2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236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