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2013
订阅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equipment and pipeline insulation engineeringGB 50264-2013主编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
2024-12-6 14:02
1 总则
1.0.1 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绝热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为-196℃~850℃的绝热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核能、航空、航天系统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及管道,以及建筑、冷库和埋地管道的绝热工程的设计。1.0.3绝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绝热工程设计应按使用环境、被绝热设备及管道的材质和表
2024-12-6 14:02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2024-12-6 14:02
2.1术语
2.1.1绝热 thermal 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2.1.2保温 hea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或降低表面温度,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2.1.3保冷 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及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2.1.4绝热层 therma
2024-12-6 14:02
2.2符号
C——介质热容; Cp——管壁热容; D——管道内径; D0——管道或设备外径; D1——内层绝热层外径; D2——外层绝热层外径; Fi——绝热层材料损耗及税费系数; i ——年(复)利率; K&mdash
2024-12-6 14:02
3 基本规定
3.0.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温: 1 外表面温度高于50℃(环境温度为25℃时)且工艺需要减少散热损失者。 2 外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50℃且工艺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低或延迟介质凝结者。 3 工艺不要求保温的设备及管道,当其表面温度超过60℃,对需要操作维护,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人身烫伤的部位,在距地面或工作台面2.1m高度以下及工作台面边缘与热表面间
2024-12-6 14:02
4 绝热材料的选择
4.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4.2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4.3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4.4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的性能要求
2024-12-6 14:02
4.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4.1.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对于软质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绝热设计计算时可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的数据。4.1.2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常用绝热材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材料在平均温度为70
2024-12-6 14:02
4.2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4.2.1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抗蒸气渗透性、防水性和防潮性,且其吸水率不大于1.0%的材料。4.2.2防潮层材料必须阻燃,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4.2.3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且耐腐蚀的材料,并不得对绝热层材料和保护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4.2.4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安全使用温度范围大,夏季不软化、不起泡和不流淌的材料,且在冬季用不脆化、不开裂和不脱落的材料。4.2.5涂抹型防潮
2024-12-6 14:02
4.3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4.3.1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并不得对防潮层材料或绝热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4.3.2保护层应选择机械强度高,且在使用环境下不软化、不脆裂和抗老化的材料。4.3.3保护层材料应采用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中规定的C级材料。4.3.4对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其邻近的管道,其保护层必须采用不低于国家标准
2024-12-6 14:02
4.4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的性能要求
4.4.1粘结剂应根据保冷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温度选择,保冷采用的粘结剂应在使用的低温范围内保持粘结性能,粘结强度在常温时应大于0.15MPa,软化温度应大于65℃。泡沫玻璃宜采用弹性粘结剂或密封胶,在-196℃时的粘结强度应大于0.05MPa。4.4.2采用的粘结剂、密封胶和耐磨剂不应对金属壁产生腐蚀及引起保冷材料溶解。在由于温度变化引起伸缩或振动情况下,耐磨剂应能防止泡沫玻璃因自身或与金属相互摩
2024-12-6 14:02
5 绝热计算
5.1保温计算 5.2 保冷计算 5.3绝热层厚度计算 5.4热、冷损失量计算 5.5绝热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5.6双层绝热时内外层界面处温度计算 5.7能量价格、绝热结构单位造价计算 5.8保温计算的参数 5.9保冷计算的参数
2024-12-6 14:02
5.1保温计算
5.1.1保温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保温计算公式,并应按本规范第5.8节规定确定计算参数。当无特殊工艺要求时,保温的厚度应采用“经济厚度”法计算,经济厚度偏小以致散热损失量超过本规范附录B中最大允许热损失量时,应采用最大允许热损失量下的保温厚度,且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25℃时,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
2024-12-6 14:02
5.2保冷计算
5.2.1保冷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保冷计算参数。当无特殊工艺要求时,保冷厚度应采用本规范公式(5.3.3-1)计算,双层时应采用本规范公式(5.3.4-1)计算,并应用经济厚度调整。5.2.2用经济厚度计算的保冷厚度应用防结露厚度校核。条文说明5.2.1 本条系修改条文。保冷计算的基本原则保持不变,但明确说明保冷厚度计算原则是采用不会结露的“允许冷损失量”下的厚度,并用经
2024-12-6 14:02
5.3绝热层厚度计算
5.3.1圆筒型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层保温时厚度: 双层保温时总厚度: 双层保温时内层厚度: 双层保温时外层厚度: 单层保冷时厚度: 双层保冷时总厚度: 双层保冷时内层厚度: 双层保冷时外层厚度: 式中:D0——管道或设备外径(m); D1——内层绝热层外径(m
2024-12-6 14:02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1:56 , Processed in 0.278014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