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D33-2012
订阅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D33-2012

5.3 排水基层
5.3.1 透水性排水基层应直接设置在面层下,排水基层下应设置不透水层阻截自由水的下渗。排水基层可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也可采用在排水基层边缘设置边缘排水系统的形式。边缘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5.2节的规定。 5.3.2 排水基层可采用水泥或沥青处治的不含或含少量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开级配碎石材料,也可采用未经结合料处治的开级配碎石材料,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集料应选用洁净、坚
2024-12-6 10:47
5.4 排水垫层
5.4.1 排水垫层宜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也可采用结合边缘排水系统的形式,其厚度不宜小于0.15m。路基为路堑或半路堑时,挖方坡脚处还应设置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如图5.4.1 所示。图5.4.1 排水垫层排水系统示意图1-面层;2-基层;3-垫层;4-排水垫层;5-集水沟;6-排水管5.4.2 排水垫层宜选用开级配集料(砂或砂砾石),其级配应满足以下要求:5d15≤D15≤5d
2024-12-6 10:47
6 路界地下排水
6.1 一般规定 6.2 地下水勘察 6.3 地下排水设施
2024-12-6 10:47
6.1 一般规定
6.1.1 当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或强度时,应设置暗沟、渗沟、渗井、渗水隧道或仰斜式排水管等地下排水设施,拦截、引排含水层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坡体内地下水。6.1.2 应通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察,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活动规律及其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勘察成果应满足路界地下排水设计的需要。对含水地层或地下水富集带宜进行专门的调查和勘测。6.1.3 地下排水设施应具有足够强度,能承
2024-12-6 10:47
6.2 地下水勘察
6.2.1 地下水勘察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性质、层数和厚度。 2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水位变化规律和变化幅度。 3 查明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和水力坡度。 4 调查泉水出露的位置、类型、流量和动态变化。 5 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6 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
2024-12-6 10:47
6.3 地下排水设施
6.3.1 应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埋藏深度、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并考虑与地表排水设施协调等,选用适宜的地下排水设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有地下水出露的挖方路基、斜坡路堤、路基填挖交替地段,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2 赋存有地下水的坡面,当坡体土质潮湿、无集中的地下水流但危及路基安全时,宜设置边坡渗沟或支撑渗沟。 3 当地下水埋藏深或为固定含
2024-12-6 10:47
7 公路构造物、下穿道路及沿线设施排水
7.1 桥面排水 7.2 桥(涵)台和支挡构造物排水 7.3 隧道排水 7.4 下穿道路排水 7.5 沿线设施排水
2024-12-6 10:47
7.1 桥面排水
7.1.1 桥面排水系统应与桥梁结构及桥下排水条件相适应,避免水流下渗对桥梁结构耐久性造成影响。大桥和特大桥的桥面排水系统尚应与桥面铺装设计相协调。 7.1.2 桥面应有足够的横向和纵向排水坡度。桥面横向排水坡度宜与路面横坡度一致,当设有人行道时,人行道应设置倾向行车道0.5%~1.5%的横坡。当桥面纵坡小于0.5%时,宜在桥面铺装较低侧边缘设置纵向渗沟排水系统。 7.1.3 桥面排水对桥下通行有
2024-12-6 10:47
7.2 桥(涵)台和支挡构造物排水
7.2.1 桥(涵)台台背和支挡构造物墙背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严寒地区和浸水挡土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桥(涵)台和路肩挡土墙回填料表面应采取在回填区外设置拦截地表水流入的沟渠、回填料顶面夯实或铺设不透水层等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 7.2.2 台背或墙背回填透水性材料时,应在台身或墙身设置泄水孔排水。回填料透水性不良、回填区渗水量大或有冻胀可能时,可选用下列排水措施: 1 在台背或墙背与回
2024-12-6 10:47
7.3 隧道排水
7.3.1 隧道排水系统应与隧道主体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紧密结合,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发育及补给情况,合理确定排水设施设置位置和各部位尺寸。应避免地下水过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7.3.2 隧道洞顶存在积水洼地时,宜设洞顶排水沟疏导引排,洼地宜填平,防止再次积水。对经过洞顶的天然沟槽或输水渠道、水工隧洞等排水设施,宜进行铺砌。对易发生积水下渗的废弃坑穴、钻孔等应填实封闭。7.3.3 隧道衬砌防排水设施应
2024-12-6 10:47
7.4 下穿道路排水
7.4.1 下穿道路应根据下挖深度和排水条件合理确定排水方案,避免因排水不畅对通行的影响。下穿道路有良好排水条件时,可只对构造物内路面和边沟进行铺砌,防止冲刷。平原地区下挖道路宜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7.4.2 下穿道路在下挖段的上游端,可设置泄水口、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拦截和引排上游方向的地表水,减少地表水流入下挖段。必要时可设置雨水棚引排降水。7.4.3 在上跨构造物范围内的下穿道路最小纵坡不宜小
2024-12-6 10:47
7.5 沿线设施排水
7.5.1 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和养护管理站等沿线设施的排水设计,应按照因地制宜、达标排放的原则确定排水系统的组成,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案。有条件时,宜采用雨水与污水分开排放的方案。7.5.2 沿线设施的污水排放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水环境强敏感和中等敏感路段,沿线设施排放的污水应达到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一级以上标准。 2 水环境弱敏感路段,沿线设施排放的污水应达
2024-12-6 10:47
8 特殊地区及特殊路段排水
8.1 多年冻土地区 8.2 膨胀土地区 8.3 黄土地区 8.4 盐渍土地区 8.5 滑坡路段 8.6 水环境敏感路段
2024-12-6 10:47
8.1 多年冻土地区
8.1.1 多年冻土地区地表、地下排水设施设计应考虑多年冻土地区的特殊性,避免排水设施或排水不良对冻土稳定性的影响。排水设施宜远离路基坡顶或坡脚,必要时应采取防渗、防冻及保温措施。 8.1.2 多年冻土地区应查明路线经过区域多年冻土的特性及水文地质等情况,给排水设计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沼泽、冰丘、冰锥、热融湖(塘),应详细调查其范围、规模、发生原因及发展趋势。 8.1.3 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
2024-12-6 10:47
8.2 膨胀土地区
8.2.1 膨胀土地区应按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渗入膨胀土体,避免土体膨胀导致路基破坏的原则进行排水设计。8.2.2 膨胀土地区应查明沿线膨胀土分布范围、成因类型、干湿影响区、土体的结构层次、膨胀等级、地下水分布及埋藏条件等情况,给排水设计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8.2.3 路床宜采用路面底层封闭隔水、路床换填不透水材料、铺设防水土工合成材料和渗沟排水等措施,防止路面表面水下渗。挖方路段路床换填深度应根
2024-12-6 10:4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17 , Processed in 0.12037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