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 XF/T714-2007
订阅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 XF/T714-2007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Rapid rise fire test methods of fire protection materials forstructural elementsGA/T 714-20072007-09-28发布 200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
2024-12-5 15:4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性能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件要求、试验程序、判定条件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用防火保护材料,其他类型的结构用防火保护材料可参考采用。
2024-12-5 15:4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neq ISO/FDIS 834-1:1997) GB 14907
2024-12-5 15:4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 fire protection material 包覆或涂覆于构件表面,用于结构保护,可以提高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极限,同时满足相应的防火、理化力学性能和环境要求的材料(以下简称保护材料),包括无机板材、纤维板或卷材、涂料等材料。3.2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耐火极限 fire resistance of fire protection
2024-12-5 15:43
4 试验装置
4.1 耐火试验炉 4.2 炉压测量与控制设备 4.3 燃烧系统 4.4 试件变形测量仪器 4.5 加载设备 4.6 约束/边界条件 4.7 仪器设备的精确度
2024-12-5 15:42
4.1 耐火试验炉
应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快速升温耐火试验的要求并便于试件安装与试验观察,炉体围护结构的填充部分需采用绝热材料,并有措施保证炉外壁温度不超过70°C;试件的受火表面离试验炉围护结构受火的最近表面不少于1m,吸烟口应均匀布置在炉膛底部或后方,采用机械排烟系统进行排烟和调节炉压。
2024-12-5 15:42
4.2 炉压测量与控制设备
炉内压力应通过静压探测管(见图2)之一测得。静压探测管的探测端部应安装在不会遭受到来自火焰或排气装置的气体直接对流的位置;管子在炉内和穿出炉壁时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如果使用“T”型静压探测管,“T”支端应在水平方向,测量仪器管的任何垂直部分应保持室温。炉子的线性压力梯度规定为8 Pa/m,随着炉温的作用,这个梯度会有细微的变化,但炉内一定位置
2024-12-5 15:42
4.3 燃烧系统
宜采用天然气或管道煤气作燃料,火焰喷嘴可采用平焰或线性烧嘴,火焰可调范围不少于1m(对线性烧嘴)或1m2 (对平焰烧嘴);应采用火焰识别器、安全调节阀等设备来保证安全升温和可调节,并宜采用计算机实现自动点火和控制。
2024-12-5 15:42
4.4 试件变形测量仪器
应通过用机械的、光学的或电/磁性的设备来测量试件的变形;应有措施防止传感器由于受热使读数失真。
2024-12-5 15:42
4.5 加载设备
应可实现均布或多点集中加载,尽可能保持为静荷载或追踪平稳加载;若通过荷重块模拟均布加载;则每个荷重块的质量不应超过总荷载的10%,分布荷载的接触面不小于理论加载面的60%;如由液压加载系统或通过荷载机构或其他具有恰当等精度的仪器施加荷载,则应确定合适的加载点。
2024-12-5 15:42
4.6 约束/边界条件
试件应安装在一个特定支撑和约束框架上,应具有代表性以便在实际工程中适用于类似的构件。 边界条件应阻止试件伸长、收缩或旋转。相对独立系统边界应允许产生自由变形。
2024-12-5 15:42
4.7 仪器设备的精确度
应符合GB/T 9978-1999中4.7的要求。
2024-12-5 15:42
5 试验条件
5.1 升温条件 5.2 温度测量 5.3 压力条件 5.4 加载条件 5.5 受火条件
2024-12-5 15:42
5.1 升温条件
5.1.1 电力埘火试验升温曲线 5.1.1.1 温度-时间曲线 标准温度-时间曲线见图1。 5.1.1.2 温度-时间函数表达式 式中: t——试验的开始起进行的时间,单位为分(min); T——按要求的炉内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T0——炉内初始温度,要求为(540
2024-12-5 15:42
5.2 温度测量
5.2.1 炉内温度 5.2.1.1 由试验炉内均匀分布在试件受火面一定距离的热电偶的读数而获得,总数不少于8支,炉内热电偶的布置能代表与试件相邻近的各部分温度,通过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并将其平均值作为控制炉温的依据。热电偶的布置和数量等有关规定同GB/T 9978-1999中5.1. 3的规定。 5.2.1.2 热电偶是用镍铬-镍硅或铂铑-铂芯线(时间常数≤2 min)交互扭转形成末端,经熔
2024-12-5 15:42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7 , Processed in 0.11416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