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2014
订阅

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2014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井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tube wellGB 50296-2014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6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管井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管井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96-2014,自2015年4月
2024-12-4 11:06
1 总则
1.0.1 为使管井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确保管井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热源井、勘探开采等供水管井,基坑工程降水管井,以及回灌管井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 管井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
2024-12-4 11:06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2024-12-4 11:06
2.1 术语
2.1.1 管井 tube well 为抽取地下水或把符合要求的水灌(压)入含水层中的地下竖向构筑物,有井管护壁,井径为200mm~800mm,是供水管井、降水管井、热源管井、回灌管井的统称。2.1.2 抽水管井 pumping tub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管井。2.1.3 供水管井 water supply tube well 为
2024-12-4 11:06
2.2 符号
Dg——过滤器外径; Dj——井身直径; Dk——填砾段井径; d1——垫筋宽度或直径; d2——缠丝宽度或直径; F——基坑面积; H——自然条件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Hw&mda
2024-12-4 11:06
3 基本规定
3.0.1 管井的类型可按管井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和自身用途按表3.0.1划分。表3.0.1 管井类型的划分3.0.2 管井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管井的用途及用户要求; 2 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3 管井结构; 4 管井的布置。3.0.3 管井设计与施工的必备资料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 管井设计与施工的必备资料 注:当水文地质条
2024-12-4 11:06
4 管井布置
4.1 供水管井布置 4.2 降水管井布置
2024-12-4 11:06
4.1 供水管井布置
Ⅰ 生活、生产用水管井的布置4.1.1 供水管井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布置在当地允许的地下水开采区; 2 应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3 井群布置应合理,对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减少系数(干扰系数)不应超过20%; 4 井位与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类型、结构和基础形式综合确定。4.1.2 冲、洪积平原地区,井群宜垂直地下水流方向等距离
2024-12-4 11:06
4.2 降水管井布置
4.2.1 降水管井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根据基坑面积、平面形状、开挖深度及环境的要求合理布置; 2 对于坑内布井,应避开承台、地梁、地下室结构梁和剪力墙的位置,不得影响基坑及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并应便于布设排水管网; 3 应减少对基坑周围(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 4 坑内布置减压降水管井时,应考虑基坑底面埋深和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厚度等因素。4.2
2024-12-4 11:06
5 管井结构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井身结构设计 5.3 井管配置 5.4 过滤器设计
2024-12-4 11:06
5.1 一般规定
5.1.1 管井结构设计应按供水管井、降水管井、热源管井等不同的用途分别进行。5.1.2 降水管井可分为疏干井和减压井。一眼降水管井可同时承担疏干井和减压井两种功能。5.1.3 回灌管井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表3.0.1的规定。5.1.4 管井结构设计应包括井身结构设计、过滤器结构设计和井管配置。5.1.5 井身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不同深度井段的长度及变径位置;
2024-12-4 11:06
5.2 井身结构设计
5.2.1 井身结构应根据取水(回灌)目的层的岩性、厚度、埋深、富水性、水力性质、上覆地层的特征及钻进工艺进行设计,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按成井要求确定开采段井径; 2 宜按地层、钻进方法确定井段的变径和相应长度; 3 宜按井段变径需要确定井的开口井径; 4 在松散层中,当井深小于100m时,可一径到底;井径宜为500mm~800mm。5.2.2 开采段井径
2024-12-4 11:06
5.3 井管配置
5.3.1 井管长度应和井身结构设计相匹配。当井底为松散层时,井管可短于井身长度1m~2m。井管底部应封底。5.3.2 安泵段井管内径应根据设计出水量及测量动水位仪器的需要确定,并宜大于选用的抽水设备标定的最小井管内径50mm。5.3.3 松散层中,管井开采段过滤管的外径应符合本规范第5.2.3条的规定。5.3.4 岩体上部有松散覆盖层或不稳定岩层应设置井壁管;开采段岩体破碎易坍塌部位应设
2024-12-4 11:06
5.4 过滤器设计
5.4.1 过滤管的直径应根据管井设计出水量、过滤管长度、选用管材的规格、过滤器的有效孔隙率和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确定。5.4.2 缠丝过滤器(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骨架管的穿孔形状、尺寸及排列方式应按管材强度和加工工艺确定,孔隙率宜为20%~30%。 2 骨架管上应有纵向垫筋。垫筋高度宜为6mm~8mm,垫筋间距宜保证缠丝距管壁2mm~4mm,垫筋两端应设挡箍。
2024-12-4 11:06
6 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6.1 一般规定 6.2 供水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6.3 降水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2024-12-4 11:06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10309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