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订阅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7.1 一般规定
7.1.1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不宜影响公共建筑的工作、生活环境,改造期间应有保障临时用电的技术措施。 7.1.2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设计宜结合系统主要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建筑物的功能升级进行。 7.1.3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应在满足用电安全、功能要求和节能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并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技术。 7.1.4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2024-12-3 18:00
7.2 供配电系统
7.2.1 当供配电系统改造需要增减用电负荷时,应重新对供配电容量、敷设电缆、供配电线路保护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性配合等参数进行核算。 7.2.2 供配电系统改造的线路敷设宜使用原有路由进行敷设。当现场条件不允许或原有路由不合理时,应按照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重新敷设。 7.2.3 对变压器的改造应根据用电设备实际耗电率总和,重新计算变压器容量。 7.2.4 未设置用电分项计量的系统应根据变压器、配电回
2024-12-3 18:00
7.3 照明系统
7.3.1 照明配电系统改造设计时各回路容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对原回路容量进行校核,并应选择符合节能评价值和节能效率的灯具。 7.3.2 当公共区照明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时,应设置声控或延时等感应功能;当公共区照明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时,宜根据照度自动控制照明。 7.3.3 照明配电系统改造设计宜满足节能控制的需要,且照明配电回路应配合节能控制的要求分区、分回路设置
2024-12-3 18:00
8 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
8.1 一般规定 8.2 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8.3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2024-12-3 18:00
8.1 一般规定
8.1.1 对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测量时,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人力。 8.1.2 监测与控制系统应实时采集数据,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且应具有历史数据保存功能,与节能相关的数据应能至少保存12个月。 8.1.3 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应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合理设置控制策略; 2 宜在原控制系统平台上增加或修改监控功能; 3 当需要与
2024-12-3 18:00
8.2 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8.2.1 节能改造后,集中采暖与空气调节系统监测与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8.2.2 冷热源监控系统宜对冷冻、冷却水进行变流量控制,并应具备连锁保护功能。 8.2.3 公共场合的风机盘管温控器宜联网控制。 8.2.4 生活热水供应监控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 热水出口压力、温度、流量显示; 2 运行状态显示; 3 顺序启停控
2024-12-3 18:00
8.3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8.3.1 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监测参数宜通过数据网关与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满足用电分项计量的要求。 8.3.2 照明系统的监测及控制宜具有下列功能: 1 分组照明控制; 2 经济技术合理时,宜采用办公区域的照明调节控制 3 照明系统与遮阳系统的联动控制; 4 走道、门厅、楼梯的照明控制; 5 洗手间的照明控制与感应控制; 6
2024-12-3 18:00
9 可再生能源利用
9.1 一般规定 9.2 地源热泵系统 9.3 太阳能利用
2024-12-3 18:00
9.1 一般规定
9.1.1 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有条件的场所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9.1.2 当公共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时,其外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2024-12-3 18:00
9.2 地源热泵系统
9.2.1 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改造为地源热泵系统前,应对建筑物所在地的工程场地及浅层地热能资源状况进行勘察,并应从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9.2.2 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改造为地源热泵系统时,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的规定。 9.2.3 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改造为地源热泵系统时
2024-12-3 18:00
9.3 太阳能利用
9.3.1 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应根据当地的年太阳辐照量和年日照时数确定太阳能的可利用情况。 9.3.2 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采用的太阳能系统形式,应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太阳能资源、建筑物类型、使用功能、业主要求、投资规模及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9.3.3 在公共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的规定。 9.3.4
2024-12-3 18:00
10 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10.1 一般规定 10.2 节能改造效果检测与评估
2024-12-3 18:00
10.1 一般规定
10.1.1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室内热环境应达到改造设计要求。 10.1.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对建筑内相关的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10.1.3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对被改造的系统或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应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采取同样的检测方法。 10.1.4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定期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2024-12-3 18:00
10.2 节能改造效果检测与评估
10.2.1 节能改造效果应采用节能量进行评估。改造后节能量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 Econ--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Ebaseline--基准能耗,即节能改造前,1年内设备或系统的能耗,也就是改造前的能耗; Epre--当前能耗,即改造后的能耗; Ecal--调整量。10.2.2 节能效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测和评估: 1 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检测和评估方
2024-12-3 18:00
附录A 冷热源设备性能参数选择
A.0.1 当更换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时,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A.0.1的规定。表A.0.1 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表A.0.3 机组能效比表A.0.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表A.0.6 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表A.0.7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注:能效等级的实测值保留两位小数。A.0.8 当更换
2024-12-3 17:5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157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