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
订阅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

5.4 变形计算
5.4.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按地区经验确定,当无地区经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 5.4.2 当采用土的压缩模量计算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最终沉降量s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s1+s2 (5.4.2-1) 式中: S——最终沉降量(mm);
2024-12-6 09:39
5.5 稳定性计算
5.5.1 高层建筑在承受地震作用、风荷载或其他水平荷载时。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抗滑移稳定性(图5.5.1 )应符合下式的要求:KsQ≤F1+F2+(Ep-Ea)l ( 5.5.1 ) 式中: F1——基底摩擦力合力(kN); F2——平行于剪力方向的侧壁摩擦力合力(kN); Ea、Ep——垂直于剪力
2024-12-6 09:39
6 结构设计与构造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筏形基础 6.3 箱形基础 6.4 桩筏与桩箱基础
2024-12-6 09:39
6.1 一般规定
6.1.1 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布置、地下结构底层平面及荷载分布等因素,按本规范第5章有关规定确定,当需要扩大底板面积时。宜优先扩大基础的宽度。当采用整体扩大箱形基础方案时,扩大部分的墙体应与箱形基础的内墙或外墙连通成整体,且扩大部分墙体的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地下结构埋入土中的深度。与内墙连通的箱形基础扩大部分墙体可视为由箱基内、外墙伸出的悬挑梁,扩大部分悬挑墙体根部
2024-12-6 09:39
6.2 筏形基础
6.2.1 平板式筏形基础和梁板式筏形基础的选型应根据地基上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等条件确定。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 6.2.2 平板式筏基的板厚除应符合受弯承载力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验算时应计入作用在冲切临界截画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筏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0mm。对基础的边柱和角柱进行冲切验算时,其冲切力
2024-12-6 09:39
6.3 箱形基础
6.3.1 箱形基础的内、外墙应沿上部结构柱网和剪力墙纵横均匀布置,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或框剪结构时,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宜小于箱基水平投影面积的1/12;当基础平面长宽比大于4时,纵墙水平截面面积不宜小于箱形基础水平投影面积的1/18。在计算墙体水平截面面积时,可不扣除洞口部分。6.3.2 箱形基础的高度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不包括底板悬挑部分)的1/20,且不宜小于3
2024-12-6 09:39
6.4 桩筏与桩箱基础
6.4.1 当筏形基础或箱形基础下的天然地基承载力或沉降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桩筏或桩箱基础。桩的类型应根据工程地质状况、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指标等因素决定。桩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的规定,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6.4.2 桩筏或桩箱基础中桩
2024-12-6 09:39
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2 地下水控制 7.3 基坑开挖 7.4 筏形与箱形基础施工
2024-12-6 09:39
7.1 一般规定
7.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施工组织设计应依据基础设计施工图、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等进行编制,并应对降水和隔水、支护结构、地基处理、土方开挖,基础混凝工浇筑等施工项目的顺序和相互之间的搭接进行合理安排。 7.1.2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降水和隔水施工; 2 周围废旧建(构)筑物基础和废旧管道处理; 3
2024-12-6 09:39
7.2 地下水控制
7.2.1 当地表水、地下水影响基坑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截水、隔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降低承压水压力的措施;在可能发生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场区,不得采用明沟排水。7.2.2 地下水控制方案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深度、支护方式及降水影响区域内建(构)筑物、管线对降水反应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7.2.3 对未设置隔水帷幕的基坑,宜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0.5m~1.0m。对已设置隔水帷幕的基
2024-12-6 09:39
7.3 基坑开挖
7.3.1 在下列情况下,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支护措施: 1 基坑深度较大,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2 地基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或有丰盛上层滞水; 3 基坑开挖可能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7.3.2 基坑支护结构应根据当地工程经验,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场地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施工。7.3.3 当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周围建(构)筑物
2024-12-6 09:39
7.4 筏形与箱形基础施工
7.4.1 筏形与箱形基础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7.4.2 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40m时,应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当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应采取设置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诱导缝或用微膨胀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浇筑基础等措施。7.4.3 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
2024-12-6 09:39
8 检测与监测
8.1 一般规定 8.2 施工监测 8.3 基坑检验 8.4 建筑物沉降观测
2024-12-6 09:39
8.1 一般规定
8.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施工以前应编制检测与监测方案。检测与监测方案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确定。方案中应包括工程概况、环境状况、地质条件、检测与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传感器埋设与测试方法、监测项目的设计值和报警值、读数的间隔时间和数据速报制度。8.1.2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应进行沉降观测。重要的、体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尚应进行地基反力和基础内力的监测。在软土地区或工程需要时,
2024-12-6 09:39
8.2 施工监测
8.2.1 施工过程中心按监测方案对影响区域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变形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作为调整施工进度和工艺的依据。 8.2.2 对承受地下水浮力的工程,地下水位的监测应进行至荷载大于浮力并确认建筑物安全时方可停止。 8.2.3 在进行筏形与箱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其表面和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条文说明8.2.2 随着地下空间的利用,高层建筑与裙房、深大地下室及地下车库连为一
2024-12-6 09:3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665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