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 GB/T 51437-2021
订阅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 GB/T 51437-2021

6.5 光伏发电系统
6.5.1 光伏发电系统宜采用多级汇流、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方式;分散逆变后宜就地升压,升压后集电线路回路数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5.2 光伏发电系统宜由光伏方阵、汇流箱、逆变器、就地升压变压器等组成,系统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的规定。6.5.3 当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具有多路MPPT功能的逆变器或具备类似功能的其他设备时,同一个MPPT支路上接入的光伏组件串
2024-12-6 11:21
6.6 储能系统
6.6.1 储能系统设计与功能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的规定。6.6.2 储能系统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6558的规定。
2024-12-6 11:21
6.7 联合发电站发电量计算
6.7.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上网电量应包括风力发电量、光伏发电量及储能交换电量,上网发电量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 Ep——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的上网电量(kW·h); Ew——风力发电量(kw·h); Es——光伏发电量(kW·h); Eb—&mda
2024-12-6 11:21
6.8 接入系统
Ⅰ 一般规定6.8.1 联合发电站的变电站主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6.8.2 联合发电站调节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的规定。6.8.3 联合发电站应具备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频率支撑、电压控制、故障穿越等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4和《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
2024-12-6 11:21
7 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7.1 一般规定 7.2 硬件要求 7.3 软件要求 7.4 性能指标
2024-12-6 11:21
7.1 一般规定
7.1.1 30MW及以上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应设置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7.1.2 风电场、光伏电站功率预测应根据站址位置、气候特征和历史数据确定。最优预测策略宜根据预测时间尺度和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方法及模型确定。7.1.3 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应考虑检修、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对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7.1.4 电站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分为短期和超短期,短期功率预测应能预测次日零时起72h的输出功率,时间分辨率应
2024-12-6 11:21
7.2 硬件要求
7.2.1 功率预测系统硬件应包括功率预测服务器、数值天气预报下载服务器、功率预测工作站、物理隔离装置等,可根据需要选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硬件防火墙等。7.2.2 服务器宜支持双路独立电源输入,采用机架式安装,宜采用冗余配置。7.2.3 工作站宜采用图形工作站,并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7.2.4 系统部署方案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条文说明7.2.2 建议所采用的服
2024-12-6 11:21
7.3 软件要求
7.3.1 功率预测系统软件应包括数值天气预报处理模块、实时气象信息处理模块、短期预测模块、超短期预测模块、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7.3.2 系统应具备对风电、光伏发电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的能力。7.3.3 短期功率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够设置每日预测的启动时间及次数; 2 应支持自动启动预测和手动启动预测; 3 输入数据应包括数值天气预报、历史功率数据等; 4 预测
2024-12-6 11:21
7.4 性能指标
7.4.1 功率预测单次计算时间应小于5min。7.4.2 风电场、光伏电站短期预测月均方根误差应小于20%,超短期预测第4h预测值月均方根误差应小于15%;短期预测月合格率应大于80%,超短期预测月合格率应大于85%,限电时段不参与统计。7.4.3 系统服务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50000h。7.4.4 系统月可用率应大于99%。
2024-12-6 11:21
8 站区布置
8.1 一般规定8.2 建(构)筑物的布置8.3 辅助生产配套设施布置8.4 竖向布置8.5 风力发电机布置8.6 光伏方阵布置8.7 储能系统布置8.8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2024-12-6 11:21
8.1 一般规定
8.1.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总体布置设计应满足电力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交通运输、接入系统方案、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军事设施、矿产资源、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因素。8.1.2 站区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51096、《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2
2024-12-6 11:21
8.2 建(构)筑物的布置
8.2.1 建(构)筑物布置应根据总体布置要求、站址地质条件、设备型号、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站房施工、设备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2.2 建筑物平面、空间组合应根据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紧凑合理。建筑布局应根据地域气候特征,防止和抵御寒冷、暑热、疾风、暴雨、积雪和沙尘等灾害侵袭。建筑单体应采取防洪、防涝、防震、防滑坡等安全及防灾措施。8.2.3 辅助和
2024-12-6 11:21
8.3 辅助生产配套设施布置
8.3.1 道路设计应符合电站总体规划,满足运行、检修、消防和大件设备运输和吊装等要求,综合考虑道路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应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宜利用已有道路或路基,不占或少占耕地,便利农田排灌,重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8.3.2 进站道路和站内道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51096、《电化学储能电站设
2024-12-6 11:21
8.4 竖向布置
8.4.1 电站的公共生活区、升压配电区、储能系统区竖向布置应根据生产要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场地标高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利用地形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量,降低场地平整的费用,并应避免施工区场地表土层的大面积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应使挖方量与填方量接近,在填、挖方量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落实取土或弃土地点; 2 站区场地的最小坡度宜为0.5%~2%,应与建筑物、道路及场地
2024-12-6 11:21
8.5 风力发电机布置
8.5.1 风力发电机布置应分析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电站间的相互影响。8.5.2 风力发电场区与光伏阵列区分区布置时,风力发电场区宜位于光伏方阵区北侧。8.5.3 当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阵列同场布置时,应在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场址光照条件,计算阴影遮挡范围,宜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内电气设备、场内集电线路等对光伏组件的阴影遮挡。
2024-12-6 11:21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004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