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799-2012
订阅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799-2012

11 集中控制系统
11.1 系统分类与组成 11.2 功能设计要求 11.3 主要设备设计要求
2024-12-4 09:56
11.1 系统分类与组成
11.1.1 集中控制系统可根据控制及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分为无线单向控制、无线双向控制、有线控制等。11.1.2 集中控制系统可由中央控制主机、触摸屏、电源控制器、灯光控制器、挂墙控制开关等设备组成(图11.1.2)。
2024-12-4 09:56
11.2 功能设计要求
11.2.1 集中控制系统宜具有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平台和控制逻辑,以及人性化的中文控制界面。11.2.2 集中控制系统宜具有音量控制功能。11.2.3 集中控制系统宜能与会议讨论系统进行连接通信。11.2.4 集中控制系统宜具有场景存储及场景调用功能。11.2.5 集中控制系统宜能配合各种有线、无线触摸屏对会议系统进行遥控。11.2.6 集中控制系统可具有混音控制功能。11.2.7
2024-12-4 09:56
11.3 主要设备设计要求
11.3.1 中央控制主机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提供中文操作系统及开放式的可编程软件。 2 应能安装在标准机柜上。 3 宜具有场景存储及场景调用功能。 4 宜具有以太网接口。 5 宜具有外围设备扩展端口。 6 可具有音量控制功能。 7 可具有多路红外发射口。 8 可具有多路数字I/O控制口。 9 可具有多路继电器控制
2024-12-4 09:56
12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
12.1 系统分类与组成 12.2 功能设计要求 12.3 性能设计要求 12.4 主要设备设计要求
2024-12-4 09:56
12.1 系统分类与组成
12.1.1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可分为远距离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和近距离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12.1.2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图12.1.2),宜由会议签到主机、门禁天线、IC卡发卡器、IC卡、会议签到管理软件及管理计算机组成。 条文说明 12.1.2 会议签到管理软件包括服务器端模块和客户端模块。管理计算机内应内置双屏显卡。
2024-12-4 09:56
12.2 功能设计要求
12.2.1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应为会议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会议签到解决方案;会议的组织者应能方便地实时统计包括应到会议人数、实到人数及与会代表的座位位置等出席大会的人员情况。12.2.2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宜具有对与会人员的进出授权、记录、查询及统计等多种功能,并应在代表进入会场的同时完成签到工作。12.2.3 非接触式IC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IC卡宜采用数码技术、密
2024-12-4 09:56
12.2 功能设计要求
12.2.1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应为会议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会议签到解决方案;会议的组织者应能方便地实时统计包括应到会议人数、实到人数及与会代表的座位位置等出席大会的人员情况。12.2.2 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宜具有对与会人员的进出授权、记录、查询及统计等多种功能,并应在代表进入会场的同时完成签到工作。12.2.3 非接触式IC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IC卡宜采用数码技术、密
2024-12-4 09:56
12.3 性能设计要求
12.3.1 远距离会议签到机感应距离不宜小于1.2m。12.3.2 近距离会议签到机感应距离不宜小于0.1m。12.3.3 会议签到机读卡时应无方向性。12.3.4 每位代表的会议签到时间应少于0.1s。
2024-12-4 09:56
12.4 主要设备设计要求
12.4.1 远距离会议签到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能支持重叠、密集队列签到。 2 应支持签到数据实时处理,签到结果应实时动态显示。 3 应支持无证代表的人工手动补签功能。 4 宜采用以太网连接方式。12.4.2 近距离会议签到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支持签到数据实时处理,签到结果应实时动态显示。 2 应支持无证代表的人工手动补签功能
2024-12-4 09:56
13 会议室、控制室要求
13.1 物理位置要求 13.2 环境要求 13.3 建筑声学要求 13.4 供电系统 13.5 接地系统
2024-12-4 09:55
13.1 物理位置要求
13.1.1 会议室选址应远离环境噪声干扰。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声和隔振措施。13.1.2 平面布置应以会议室为中心,控制室或机房应与会议室相邻。13.1.3 控制室宜设置在便于观察主席台、舞台及观众席的位置。
2024-12-4 09:55
13.2 环境要求
13.2.1 会议室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温度宜为18℃~26℃;相对湿度宜为30%~80%。 2 室内新鲜空气换气量每人不应小于30m3/h。 3 有摄像要求时,会议室装修的色彩应避免对人物摄像产生光吸收及光反射等不良效应。 4 会议室照明应分为日常照明和会议照明。会议室的照度宜为300lx;主席台照度宜为500lx;舞台照度宜为800lx;灯光亮度宜能控
2024-12-4 09:55
13.3 建筑声学要求
13.3.1 会议室建筑声学设计应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13.3.2 会议室应根据房间的体型、容积等因素选取合理的混响时间,当会议室容积在500m3以内时,宜取0.6s~0.8s。控制室和同声传译室的混响时间宜为0.3s~0.5s。13.3.3 会议室应选用阻燃型吸声材料进行建筑声学装修处理。13.3.4 会议室声场环境应采取声扩散措施。13.3.5 会议室应采取隔声措施。13.3.6
2024-12-4 09:55
13.4 供电系统
13.4.1 大型和重要会议系统控制室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中、小型会议系统控制室可按二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超过交流用电设备正常工作范围时,应采用交流稳压电源设备。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mV。13.4.2 使用流动设备的会议室,应在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附近设置专用电源插座回路,并应与会场扩声、会议显示系统设备采用同相电源。13.4.3 大型和重要会议室的照明、会场扩声系统和
2024-12-4 09:5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487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