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地热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1-2013
订阅

地热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1-2013

6.1 一般规定
6.1.1 汽轮发电机组可采用室内、室外或半露天三种布置形式;地热蒸汽循环发电应采用室内布置;双工质循环发电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6.1.2 地热电站主厂房的布置,应符合地热电站工艺流程要求,做到设备布置和空间利用合理,管线连接短捷,厂房布置简洁、明快。6.1.3 主厂房的布置应为运行检修及施工安装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厂房内采光、通风、噪声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13.11节、第15.2节、第1
2024-12-4 14:18
6.2 布置
6.2.1 汽轮发电机的布置,应与发电机出线、露天布置的辅助设备、控制室等的布置相协调。6.2.2 当汽轮机排汽向下时,主厂房应设置运转层;当汽轮机排汽向上、侧面或轴向排汽时,汽轮发电机组应布置在地面。6.2.3 凝汽器宜露天布置在主厂房外侧。6.2.4 主厂房布置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6.2.1 对于
2024-12-4 14:18
6.3 维护检修
6.3.1 设置有主厂房的汽机发电机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的有关规定。6.3.2 采用露天布置的双工质循环汽机发电机组,可不设固定起吊设备。
2024-12-4 14:18
6.4 综合设施
6.4.1 综合设施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的有关规定。6.4.2 室外布置的扩容器、凝汽器宜设置运行检修平台。6.4.3 保温、防腐及油漆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的有关规定执行。条文说明6.4.2 对于扩容器和凝汽器,为便于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检修和操作,建议设置运行检修平台。
2024-12-4 14:18
7 地热生产井口系统及设备
7.0.1 地热生产井口系统应由井口装置出口至汽、水输送管网入口的连接管道及设备组成。7.0.2 对于无自流或喷射能力的地热生产井,应采用引喷方式将井内流体引出。对双工质循环机组,当地热生产井内设置潜水泵时,每口地热生产井应配一台潜水泵,泵的容量按该地热井最大出力的1.2倍设置,泵的扬程按下列条件确定:    1 管道的介质流动阻力,另加10%的裕量;&en
2024-12-4 14:18
8 汽轮机系统及设备
8.1 汽轮机设备8.2 扩容分离系统及扩容關8.3 双工质循环系统及设备8.4 辅机冷却水系统8.5 凝汽器及辅助设备
2024-12-4 14:18
8.1 汽轮机设备
8.1.1 地热发电用汽轮机选型应满足本规范第3.1节中的有关规定。8.1.2 地热发电用汽轮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热发电用汽轮机技术条件》JB/T 6506的有关规定。
2024-12-4 14:18
8.2 扩容分离系统及扩容器
8.2.1 来自地热生产井的蒸汽应根据蒸汽品质进行相应的过滤、净化后送入汽轮机。8.2.2 来自地热生产井的地热流体,应经汽水分离器或扩容器,产生蒸汽并送入汽轮机。地热机组所配扩容器级数宜采用两级及以下。8.2.3 汽水分离器和扩容器容量应根据所需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确定。条文说明8.2.1  对于来自地热生产井的蒸汽,应根据蒸汽品质,设置必要的过滤器或雾化分离器,防止蒸汽中携
2024-12-4 14:18
8.3 双工质循环系统及设备
8.3.1 双工质循环系统的低沸点工质可选用烷烃类有机碳氢化合物,其储存和管路输送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和《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 3012的有关规定执行。8.3.2 热交换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地热流体、低沸点工质特性和流量、压力、温度等确定。8.3.3 每台机组宜设置2台低沸点工质循环泵,每台泵的容量为最大凝结低沸点
2024-12-4 14:18
8.4 辅机冷却水系统
8.4.1 地热电站冷却水系统应有可靠的水源。冷却水系统供水量、水质应满足汽轮机、发电机及辅助设备冷却水的要求。冷却水的水质碳酸盐硬度宜小于5mol/m³;pH值不应小于6.5,不宜大于9.5。转动机械的轴承冷却水,其悬浮物的含量宜小于100g/m³。8.4.2 冷却水系统可按下列要求选择:    1 地热流体冷却后的地热水或地热电站附近
2024-12-4 14:18
8.5 凝汽器及辅助设备
8.5.1 地热蒸汽循环发电机组可采用混合式或表面式凝汽器,低沸点工质循环机组可采用空冷式凝汽器。8.5.2 地热蒸汽循环发电机组的凝汽器应采用防腐、防垢措施。8.5.3 凝汽器应配备可靠的抽真空设备。条文说明8.5.1 地热流体扩容发电所采用介质为地热蒸汽,其做功后无须回收,当采用淡水作冷却水源时,凝汽器宜采用混合式;采用海水作冷却水源时,考虑地热水的回灌,凝汽器宜采用表面式。双工质循环机组做功
2024-12-4 14:18
9 地热水回灌系统及设备
9.0.1 地热回灌的位置、深度、压力、温度、回灌量等参数,应通过回灌试验取得。9.0.2 地热回灌水源来自于发电后的地热尾水,根据回灌条件应将地热尾水回灌,回灌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回灌方式如下: 1 地热尾水直接排入回灌井; 2 在回灌水管线上设置管道泵后排入回灌井; 3 将地热尾水送至回灌水池,经回灌泵排入回灌井。9.0.3 地热水回灌系统布局应结合地热田构
2024-12-4 14:18
10 水工系统及设施
10.1 供水系统10.2 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10.3 冷却设施10.4 生活给水和废水排放10.5 水工建筑物
2024-12-4 14:18
10.1 供水系统
10.1.1 地热电站设计应通过水务管理和工程措施以实现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以及防止排水污染环境的目的。10.1.2 地热电站供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水源条件、规划容量和机组型式以及地热资源情况,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0.1.3 当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时,枯水流量宜满足下列要求: 1 当从天然河道取水时,保证率为95%的最小流量扣除取水口上游必保的工农业规划用
2024-12-4 14:18
10.2 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
10.2.1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宜按保证率为95%的低水位设计。10.2.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进水间或吸水井,应分隔成若干单间,并应根据水源水质和取水量的大小装设格栅或带机械清理的格栅装置、平板滤网或旋转滤网,并应设有冲洗或排出脏物的措施。当水中带有冰凌或大量泥沙、水草而影响取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当工程条件复杂时,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10.2.3 岸边水泵房±0.
2024-12-4 14:18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29 , Processed in 0.0998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