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GB/T16840.4-2021
订阅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GB/T16840.4-2021

8 金相组织特征
8.1 火烧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8.2 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8.3 一次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8.4 二次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8.5 短路迸溅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8.6 电热熔痕的金相组织特征8.7 非电热痕迹的金相组织特征
2024-12-5 15:42
8.1 火烧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
通常呈现粗大的等轴晶或共晶组织,熔化区内部的孔洞通常形状不规则,内表面粗糙。
2024-12-5 15:42
8.2 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为铸态组织,熔化区晶粒由胞状晶、枝晶、柱状晶组成;金相试样磨面内的孔洞形态呈圆形、椭圆形,内壁光滑;偶有两个或多个孔洞交叠的现象,孔洞交叠处的孔洞壁会形成锋利的锐角;基体区与熔化区显微组织形态有明显不同。
2024-12-5 15:42
8.3 一次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为铸态组织,晶粒由细小的胞状晶或柱状晶组成;磨面内的孔洞尺寸较小,孔洞数量较少,孔洞形状较整齐;在熔珠与导线衔接的过渡区处显微组织的分界线明显;铜质熔珠的晶界较细,孔洞周围铜和氧化亚铜的共晶组织较少且不明显;用偏振光观察时,熔珠孔洞周围及洞壁的颜色暗淡不鲜明。
2024-12-5 15:42
8.4 二次短路熔痕(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为铸态组织,晶粒由较多粗大的柱状晶或粗大的晶界组成,晶粒被很多孔洞分割;金相试样磨面内的孔洞尺寸较大,孔洞数量较多,孔洞形状不规整;在熔珠与导线衔接的过渡区处显微组织的分界线不明显;铜质熔珠的晶界较粗大,孔洞周围铜和氧化亚铜的共晶组织较多且较明显;用偏振光观察时,熔珠孔洞周围及洞壁的颜色鲜艳明亮,呈鲜红色或橘红色。
2024-12-5 15:41
8.5 短路迸溅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为铸态组织,其形态特征主要为树枝晶和细小的胞状晶,金相试样磨面内有孔洞,孔洞形状较圆、较规则。
2024-12-5 15:41
8.6 电热熔痕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为铸态组织,其形态主要为胞状晶、树枝晶等,并且在熔化区与未熔化区(或基体)的交接处过渡区明显,晶粒形态明显不同。
2024-12-5 15:41
8.7 非电热痕迹的金相组织特征
呈现晶粒变形或破坏特征;平衡再结晶条件下形成的共晶组织或等轴晶特征。
2024-12-5 15:41
9 综合判定
在火灾现场情况较复杂和样品材质较特殊的情况下判定样品的痕迹性质时,应根据宏观形态、金相组织、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等特征进行综合判定,给出判定结果。
2024-12-5 15:41
1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32 , Processed in 0.09933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