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3部分:俄歇分析法 GB/T16840.3-2021
订阅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3部分:俄歇分析法 GB/T16840.3-2021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3部分:俄歇分析法Technical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electrical fire evidence-Part 3: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component analytic methodGB/T 16840.3-202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0
2024-12-5 15:43
引言
电气火灾物证鉴定是应急救援消防机构进行火灾原因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物证鉴定已作为火灾原因认定的有力证据,为消防救援机构认定火灾原因提供了科学、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的国家标准体系。在该标准体系中,GB/T 16840《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是指导我国相关机构从事电气火灾物证鉴
2024-12-5 15:43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当中俄歇分析法的原理、设备、器材与试剂、检材、方法步骤和成分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在火灾调查时,对火灾现场中提取的铜导线短路熔痕截面上孔洞内表面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以此鉴定铜导线短路熔痕是一次短路熔痕还是二次短路熔痕。
2024-12-5 15:4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40.1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2024-12-5 15:43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84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孔洞 cavity 在熔痕截面和内部产生的不同大小、形状的气孔、缩孔、疏松等。
2024-12-5 15:43
4 原理
短路熔痕其内部孔洞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金属凝固过程中吸附了周围环境的气体被截留在内部组织中而形成。由于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形成的环境气氛不同,当导线发生短路而熔化并瞬间凝固时,必然将不同的环境气体成分熔入金属中,从而在短路熔痕孔洞内表面遗留下不同短路环境条件的某些特征。
2024-12-5 15:43
5 设备、器材与试剂
5.1 设备5.2 器材5.3 试剂
2024-12-5 15:43
5.1 设备
应具备如下主要仪器设备: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附属设备; ——俄歇电子能谱仪及其附属设备。
2024-12-5 15:43
5.2 器材
镊子、钳子、导电胶。
2024-12-5 15:43
5.3 试剂
主要试剂有: ——乙醇(分析纯); ——丙酮(分析纯)。
2024-12-5 15:43
6 检材
6.1 检材处理6.2 注意事项
2024-12-5 15:43
6.1 检材处理
6.1.1 检材在截取和处理过程中应保证原有状态不受破坏,不引进污染。6.1.2 截取检材时,应使用镊子持取,不使用手直接触摸。6.1.3 检材外表面已受到污染时,应用丙酮或乙醇等溶剂清洗干净,待溶剂干燥后再掰开。6.1.4 将检材用钳子夹住杆部,用另一把钳子把检材的熔痕与杆相接处掰开。6.1.5 用导电胶把掰开的熔痕固定到样品托上,使熔痕的剖面与样品托表面平行,并保持熔痕的孔洞朝上。6.1.6
2024-12-5 15:43
6.2 注意事项
6.2.1 处理检材所用钳子的夹持部位,应使用丙酮或乙醇清洗干净。6.2.2 从掰开检材到装入仪器的操作过程要快,尽量减少检材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6.2.3 检材分析前不应使用Ar离子溅射清洗,以保证孔洞内表面所保留的特征不被破坏。6.2.4 不应使用溶剂浸泡检材,以保持检材所携带的环境气氛的信息不被破坏(尤其是已掰开的检材)。6.2.5 暂不分析的检材应放置清洁的容器中保存。
2024-12-5 15:43
7 方法步骤
7.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要分析的孔洞内表面位置。7.2 用电子束扫描成像,放大倍数宜选择在100倍~200倍。7.3 将俄歇电子能谱仪设置初级电子能量3000eV、初级电子束流0.5μA、初级电子束直径小于2μm;测量弹性峰时,入射电子能量(Ep)小于或等于2000eV,倍增器高压用1000 V;测量俄歇信号时,Ep可用3000eV、5000eV或10000eV,倍增器高压用150
2024-12-5 15:43
8 成分特征
8.1 一次短路熔痕8.2 二次短路熔痕
2024-12-5 15:43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9 , Processed in 0.47699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