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60-2013
订阅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60-2013

6.7 电气设施安装设计的抗震要求
6.7.1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以上的电气设施的安装设计应符合本节要求。6.7.2 设备引线和设备间连线宜采用软导线,其长度应留有余量。当采用硬母线时,应有软导线或伸缩接头过渡。6.7.3 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气装置的安装应牢固可靠。设备和装置的安装螺栓或焊接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6.7.4 变压器类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变压器类宜取消滚轮及其轨道,并应固定在基础上。 2 变
2024-12-6 11:11
6.8 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6.8.1 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结构特点、使用要求、自振周期以及场地类别等,选择相适应的隔震与消能减震措施。6.8.2 隔震与减震措施分别为装设隔震器和减震器。常用的隔震器或减震器包括橡胶阻尼器、阻尼垫和剪弯型、拉压型、剪切型等铅合金减震器以及其他减震装置。6.8.3 当采用隔震或消能措施时,不应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6.8.4 隔震器和消能减震器应满足强度和位移要求。6.8.5 隔震器或消能减
2024-12-6 11:11
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构)筑物
7.1 一般规定7.2 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7.3 钢结构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7.4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7.5 运煤廊道7.6 变电站建(构)筑物
2024-12-6 11:11
7.1 一般规定
7.1.1 发电厂和变电站(或换流站)的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应按表7.1.1确定,各设防类别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中3.0.3的要求。表7.1.1 发电厂和变电站(或换流站)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注:规模较小的乙类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时,允许按丙类建筑设防。7.1.2 电力设施中的建(构)筑物应根据设防分类、
2024-12-6 11:11
7.2 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
7.2.1 主厂房的结构布置,应与工艺专业统一规划,平面和竖向布置宜规则、均匀、对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备宜采用低位布置,减轻工艺荷载,隔墙和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降低结构自重,降低建(构)筑物的高度和重心。 2 框架的平面布置,应控制局部凹凸变化,对常规布置的主厂房结构,不宜采用集中控制楼插入主厂房框架的平面布置,不应采用局部单排架布置;当需要采用时宜按实际需要增设防震缝。
2024-12-6 11:11
7.3 钢结构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
7.3.1 主厂房钢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当采用框架-支撑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间支撑宜布置在荷载较大的柱间,且宜在同一柱间上下贯通,不贯通时应错开开间后连续布置,并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确保支撑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能传递至基础。 2 柱间支撑杆件应采用整根材料,当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对接焊缝等强拼接,且不应小于支撑杆件塑性承载力的1.2倍。
2024-12-6 11:11
7.4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
7.4.1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可根据设防烈度、场地类别选用可靠的抗震结构形式。一般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盖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规范表7.1. 2确定。7.4.2 结构中的构造柱、圈梁和填充墙的抗震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7.4.3 当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时,对于控制室顶部大开间结构的屋面宜采用钢结
2024-12-6 11:11
7.5 运煤廊道
7.5.1 地上廊道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7.5.2 地上廊道跨度不大于24m的廊身结构,可不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抗震验算;但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时,地上廊道跨度大于24m的廊身结构,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抗震验算。7.5.3 当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时,地上廊道楼面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和围护结构宜采用轻型结构,不应
2024-12-6 11:11
7.6 变电站建(构)筑物
7.6.1 变电站或换流站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7.1.1和表7.1.2 的规定。7.6.2 变电站或换流站建筑物的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有关规定。7.6.3 变电站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室)以及换流站控制楼、阀厅、户内直流场等建筑物,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
2024-12-6 11:11
8 送电线路杆塔及微波塔
8.1 一般规定8.2 计算要点8.3 构造要求
2024-12-6 11:11
8.1 一般规定
8.1.1 线路路径和塔位选择宜避开危险地段,如地震时易出现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地基液化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地段,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措施。8.1.2 混凝土跨越塔不宜用于地震烈度为8 度及以上地区或者地基因地震易液化,且液化深度较深的场地。8.1.3 当线路通过地质灾害易发区时,宜采用单回路架设。8.1.4 大跨越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8.1.5 输电线路杆塔和
2024-12-6 11:11
8.2 计算要点
8.2.1 计算杆塔动力特性时,可不计入导线和避雷线的重量。8.2.2 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按无冰、年平均温度的运行情况取值。8.2.3 杆塔地震作用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当需要精确计算时,宜采用时程分析法。杆塔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可只取前2 个~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时,应适当增加振型个数。8.2.4 杆塔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
2024-12-6 11:11
8.3 构造要求
8.3.1 基本地震烈度为9 度及以上地区,铁塔与基础宜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方式,便于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后的基础处理。8.3.2 结构的阻尼比,自立式铁塔宜取0.03,钢筋混凝土杆塔和拉线杆塔宜取0.05。条文说明8.3.1 新增条文。 铁塔和基础连接,常见的有插入角钢和地脚螺栓两种方式。考虑到9度区铁塔与基础连接产生破坏或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为方便基础处理,建议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方式。8
2024-12-6 11:11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2024-12-6 11:11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24-12-6 11:11
1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2 , Processed in 0.10209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