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17-2018
订阅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17-2018

附录B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和经济电流密度曲线
B.0.1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j——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A/m㎡); A——与导体截面有关的费用的可变部分[元/(m·m㎡)]; Imax——导体最大负荷电流(A); Sec&mdash
2024-12-5 11:38
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100%持续允许载流量
C.0.1 1kV~3kV常用电力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见表C.0.1-1~表C.0.1-4。 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2 单芯只适用于直流。 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2 单芯只适用于直流。 注:1 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确定还应符合本标准第3.6.4条的规定;
2024-12-5 11:38
附录D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D.0.1 10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见表D.0.1。D.0.2 除表D.0.1以外的其他环境温度下载流量的校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θm——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 θ1——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 θ
2024-12-5 11:37
附录E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E.1 固体绝缘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E.2 自容式充油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条文说明 系原标准附录E。 更正了铜、铝导体电阻率,铜芯为0.01724×10-4Ω·c㎡/cm,铝芯为0.02826×10-4Ω·c㎡/cm。
2024-12-5 11:37
E.1 固体绝缘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E.1.1 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S——电缆导体截面(m㎡); J——热功当量系数,取1.0; q——电缆导体的单位体积热容量[J/(cm³·℃)],铝芯取2.48J/(cm³·℃),铜
2024-12-5 11:37
E.2 自容式充油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E.2.1 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应满足下式: 式中:S0——不含油道内绝缘油的电缆导体中绝缘油充填面积(m㎡); q0——绝缘油的单位体积热容量[J/(cm³·℃)],可取1.7J/(cm³·℃)。 E.2.2 除对变压器回路的电缆可按最大工作电流作用时的θ
2024-12-5 11:37
附录F 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套的正常感应电势计算方法
F.0.1 交流系统中单芯电缆线路1回或2回的各相按通常配置排列情况下,在电缆金属套上任一点非直接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势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ES——感应电势(V); L——电缆金属套的电气通路上任一部位与其直接接地处的距离(km); ESO——单位长度的正常感应电
2024-12-5 11:37
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注:对厂区引入建筑物,直埋电缆因地形及埋设的要求,电缆沟、隧道、吊架的上下引接,电缆终端、接头等所需的电缆预留量,可取图纸量出的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的5%。条文说明 系原标准附录G。
2024-12-5 11:37
附录H 电缆穿管敷设时允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
H.0.1 电缆穿管敷设时的允许最大管长应按不超过电缆允许拉力和侧压力的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Ti=n——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n个直线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 Tj=m——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m个弯曲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 Tm——电缆允许拉力(N);
2024-12-5 11:37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2024-12-5 11:37
引用标准名录
《电工铜圆线》GB/T 3953 《电工圆铝线》GB/T 3955 《电缆的导体》GB/T 3956 《核电站用1E级电缆 通用要求》GB/T 22577 《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 《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 《电缆防火涂料》GB 28374 《交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28547 《耐火电缆槽盒》GB 29415 《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GB/T 30552
2024-12-5 11:37
12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17 , Processed in 0.09798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