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51222-2017
订阅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51222-2017

5.1 一般规定
5.1.1 城镇内涝防治系统中排水管渠设施可由管渠系统和管渠调蓄设施组成。 5.1.2 排水管渠设施除应满足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准外,尚应和城镇内涝防治系统中的其他设施相协调,满足内涝防治的要求。 5.1.3 排水管渠按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进行校核时,应按压力流计算。 5.1.4 易受河水或潮水顶托的排水管渠出水口应设置防倒灌设施。条文说明5.1.1 本规范在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e
2024-12-4 16:15
5.2 管渠系统
Ⅰ 雨水口 5.2.1 雨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雨水口的高程、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现有道路宽度和规划道路状况确定; 2 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路段的雨水不得流入交叉口; 3 雨水口间距宜为25m~50m,重要路段、地势低洼等区域距离可适当缩小; 4 当道路两侧建筑物或小区的标高
2024-12-4 16:15
5.3 管渠调蓄设施
5.3.1 当需要削减城镇管渠系统雨水峰值流量时,宜设置雨水调蓄池。 5.3.2 管渠调蓄设施的建设应和城镇水体、园林绿地、排水泵站等相关设施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应优先利用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区,调蓄设施应与泵站联合设计,兼顾径流总量控制、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和雨水利用。 5.3.3 管渠调蓄设施用于削减峰值流量时,其调蓄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1
2024-12-4 16:15
6 排涝除险设施
6.1 一般规定 6.2 城镇水体 6.3 调蓄设施 6.4 行泄通道
2024-12-4 16:15
6.1 一般规定
6.1.1 排涝除险设施宜包括城镇水体、调蓄设施和行泄通道等。 6.1.2 排涝除险设施应以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为依据,并应根据地区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等因素,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6.1.3 排涝除险设施具有多种功能时,应明确各项功能并相互协调,并应在降雨和内涝发生时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城镇安全运行。条文说明6.1.1 排涝除险设施主要用于解决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排
2024-12-4 16:15
6.2 城镇水体
6.2.1 城镇水体应包括河道、湖泊、池塘和湿地等自然或人工水体。城镇内涝防治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宜利用现有城镇水体,作为排涝除险设施。 6.2.2 城镇水体的规划、水系修复与治理,应满足城镇总体规划中蓝线和水面率的要求,不应缩减其现有的调蓄容量,为达到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应保证一定的水面率。 6.2.3 城镇区域内自然水体调蓄容量应根据其地理位置、功能定位、调蓄需求、水体形状、水体容量和水位等特
2024-12-4 16:15
6.3 调蓄设施
Ⅰ 绿地和广场 6.3.1 城镇绿地在城镇内涝防治系统中可用于源头调蓄和排涝除险调蓄。当用于排涝除险调蓄时,城镇绿地应接纳周边汇水区域在排水管渠设施超载情况下的溢流雨水。 6.3.2 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城镇道路绿化隔离带可结合用地条件和绿化方案设置为下凹式绿地。 6.3.3 用于排涝除险调蓄的下沉式广场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广场构造和功能、整体景观协调性、安全防护要求、积水风险、积水排空时间
2024-12-4 16:15
6.4 行泄通道
6.4.1 应对城镇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内涝风险大的地区宜结合其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设置雨水行泄通道。 6.4.2 城镇易涝区域可选取部分道路作为排涝除险的行泄通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取排水系统下游的道路,不应选取城镇交通主干道、人口密集区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道路; 2 应与周边用地竖向规划、道路交通和市政管线等情况相协调; 3 行泄通道上的雨水应就近排入水体、管渠
2024-12-4 16:15
7 运行维护
7.1 一般规定 7.2 日常维护 7.3 应急管理
2024-12-4 16:15
7.1 一般规定
7.1.1 城镇内涝防治系统的运行维护应统筹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并由市政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绿地和城市防洪等多系统共同组成。 7.1.2 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运行维护应建立运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制度、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 7.1.3 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应包含汛期和非汛期运行、维护、管理和调度等内容。 7.1.4 对于在降雨期间和非降雨期间承担不同功能的多功
2024-12-4 16:15
7.2 日常维护
7.2.1 各项内涝防治设施应有专人运行和维护管理,各岗位运行操作和维护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7.2.2 对调蓄池、隧道调蓄工程内部设施的运行维护操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174和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的有关安全规定执行。 7.2.3 城镇河道上设置的水闸和橡胶坝等设施在暴雨期间应处于排涝状态。当河道水位高于
2024-12-4 16:15
7.3 应急管理
7.3.1 城镇内涝防治应急管理体系应包括城镇内涝防治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和评价系统。 7.3.2 城镇内涝防治预警系统应建设城镇内涝防治数字信息平台,整合城镇排水数值模拟、地理信息系统、雨量监测、气象监测预报、内涝实时模拟系统、内涝防治应急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实时道路监测系统和交通管制发布系统等。 7.3.3 城镇内涝防治应急系统应包括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的事故应急以及超过内涝
2024-12-4 16:15
附录A 内涝防治设计报告
A.1 一般规定 A.2 报告内容 A.3 图纸
2024-12-4 16:15
A.1 一般规定
A.1.1 内涝防治设计报告应为独立文件,可采纳和吸收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等阶段产生的成果,但不应由工程设计各阶段的报告、图纸和计算书代替。 A.1.2 内涝防治设计报告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 A.1.3 建设项目的施工图等文件应按内涝防治设计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和设计执行。
2024-12-4 16:15
A.2 报告内容
A.2.1 内涝防治设计报告应包括文本和图纸两部分。 A.2.2 文本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区域边界、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特征等; 2 流域情况:包括流域的主要情况、河流湖泊、雨水行泄通道和历史受淹情况等; 3 设计标准:包括适用的国家设计标准、地方标准、主要基础数据和参数、计算方法、工具等; 4 内涝防治现状:现状雨水排放格局和设计
2024-12-4 16:1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7-2 18:10 , Processed in 0.107501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