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CJJ/T34-2022
订阅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CJJ/T34-2022

7.3 计算参数
7.3.1 供热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按表7.3.1选取。当既有供热管道内壁存在腐蚀现象或管道内壁采取减阻措施时,应采用经过测定的当量粗糙度值。表7.3.1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7.3.2 确定热水管网主干线管径时,应采用经济比摩阻。经济比摩阻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当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主干线比摩阻可按下列经验值确定: 1 主干线30Pa/m~70Pa/m; 2 庭院管网主干线
2024-12-6 11:24
7.4 压力工况
7.4.1 热水管网循环泵运行时管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kPa~50kPa的富裕压力; 2 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超过设备、管道、附件及直接连接系统的允许压力; 3 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4 分布循环泵的吸入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供水温度的饱和蒸汽压力加50kPa; 5 循环水泵与中
2024-12-6 11:24
7.5 水泵选择
7.5.1 热水管网循环泵、中继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管网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泵吸入口装有旁通管时,热源循环泵总流量应计入旁通管的流量。 2 水泵的总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下热源、管线、最不利用户等压力损失之和。 3 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宜相同。 4 水泵的承压和耐温能力应与供热管网设计
2024-12-6 11:24
8 管网布置与敷设
8.1 管网布置 8.2 管道敷设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8.4 热补偿 8.5 附件与设施
2024-12-6 11:24
8.1 管网布置
8.1.1 城镇供热管网的布置应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及构筑物、园林绿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1.2 城镇供热管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热管道应布置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2 城镇道路上的供热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布置在车行道以外,同一条管线应只沿街道的一侧布置; 3 通过非建筑区的供热管道宜沿道路布置
2024-12-6 11:24
8.2 管道敷设
8.2.1 城镇道路上和居住区内的供热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与环境协调。工厂区的供热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 8.2.2 地下敷设宜采用直埋敷设,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和《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T104的有关规定。 8.2.3 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可与其他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架上,但应便于检修,且不得敷设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
2024-12-6 11:24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8.3.1 城镇供热管道钢管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管道及钢制管件的钢材牌号不应低于表8.3.1的规定。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表8.3.1供热管道钢材及适用范围8.3.2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8.3.3 庭院管网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工作管可选择满足设计条件的塑料管。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材料,应
2024-12-6 11:24
8.4 热补偿
8.4.1 供热管道应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8.4.2 补偿器的设计压力应与管道设计压力一致。管道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补偿器安装时的冷紧。8.4.3 选用套筒补偿器时,应计算补偿器安装长度,补偿器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补偿裕量。8.4.4 管沟或地上敷设的管道采用轴向型补偿器时,管道上应设置防止管道偏心、扭转的导向支架。采用其他形式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时应设置导向支架。8.4.5 采用球形补
2024-12-6 11:23
8.5 附件与设施
8.5.1 供热管网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蒸汽管网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2 热水管网输送干线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2000m~3000m;输配干线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1000m~1500m。 3 长输管线上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4000m~5000m。 4 管道在进出综合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设置阀门。 8.5.2 热水供热管网的关断阀和分
2024-12-6 11:23
9 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
9.0.1 管道应力计算应采用应力分类法。管道由内压、持续外荷载引起的一次应力验算应采用弹性分析和极限分析;管道由热胀冷缩及其他位移受约束产生的二次应力和管件上的峰值应力应采用满足必要疲劳次数的许用应力范围进行验算。 9.0.2 管道应力计算时,供热介质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选取: 1 蒸汽管道计算压力和工作循环最高温度应取锅炉、汽轮机抽(排)汽口、减温减压装置排汽口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
2024-12-6 11:23
10 厂站
10.1 一般规定 10.2 中继泵站 10.3 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10.4 蒸汽热力站
2024-12-6 11:23
10.1 一般规定
10.1.1 中继泵站、热力站、隔压站应采取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措施,不应对环境产生干扰。噪声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10.1.2 中继泵站、热力站、隔压站的站房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10.1.3 热力站的安全出口和安装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汽热力站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 当热水热力站、中继泵站、隔压站的站房长度大于12m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024-12-6 11:23
10.2 中继泵站
10.2.1 水泵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两台水泵及水泵至墙壁间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动机容量小于或等于55kW时,不应小于1.0m; 2) 当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不应小于1.2m。 2 进出水管道与相邻水泵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6m。 3 当就地检修时,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应能拆卸,每台水泵一侧应留有不小于水泵宽度加0.5m的通道。 4 中
2024-12-6 11:23
10.3 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10.3.1 民用热力站供热规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力站供热范围不应超出本街区。热力站宜采用全自动供热机组。 10.3.2 热水管网与用户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户供暖系统应采用间接连接; 1) 建筑物供暖系统高度高于管网水压图供水压力线或静水压线; 2) 供暖系统承压能力低于供热管网回水压力或静水压
2024-12-6 11:23
10.4 蒸汽热力站
10.4.1 蒸汽热力站应根据生产工艺、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负荷的需要设置分汽缸,蒸汽主管和分支管上应装设阀门。当各种负荷的参数不同时,应分别设置分支管、减压减温装置和独立安全阀。10.4.2 汽水换热器应采用带有凝结水过冷段的换热设备,并应设置凝结水水位调节装置。10.4.3 汽水换热器进汽管道上应设断电即关的阀门。10.4.4 蒸汽供热系统应按下列规定设置疏水装置: 1 蒸汽管路的
2024-12-6 11:2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19 , Processed in 0.09922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