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泵站设计标准 GB50265-2022
订阅

泵站设计标准 GB50265-2022

7.1 泵房布置
7.1.1 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总体布置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布置,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7.1.2 泵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 2 满足结构布置、整体稳定要求; 3 满足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节能、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技
2024-12-5 16:21
7.2 防渗排水设计
7.2.1 防渗排水布置应根据站址地质条件和泵站上下游水位差,泵房、两岸连接结构和进出水建筑物布置分析确定,并应设置完整的防渗排水系统。7.2.2 土基上泵房基底防渗长度不足时,可结合出水池布置,在其底板设置钢筋混凝土铺盖、垂直防渗体或两者相结合的布置形式。铺盖若设永久变形缝,应与泵房底板永久变形缝错开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泵房地基为中壤土、轻壤土或重砂壤土时,泵房高水位侧宜设置钢
2024-12-5 16:21
7.3 稳定分析
7.3.1 泵房稳定分析计算单元可采用一个典型机组段或一个联段。7.3.2 泵房稳定分析荷载应包括自重、水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土压力、淤沙压力、浪压力、风压力、冰压力、土的冻胀力、地震荷载及其他荷载等,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重包括泵房结构自重、填料重量和永久设备重量。 2 水重应按其实际体积及水的重度计算。静水压力应根据泵站各种运行情况的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计算确定。对于多泥沙
2024-12-5 16:21
7.4 地基计算及处理
7.4.1 泵房地基应满足承载能力、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地基计算的荷载组合可按本标准第7.3.3条的规定选用。地基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基渗流稳定性验算; 2 地基整体稳定计算; 3 地基沉降计算。7.4.2 泵房地基应优先选用天然地基。标准贯入击数小于4击的黏性土地基和标准贯入击数不大于8击的砂性土地基,不得作为天然地基,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7.4.3 泵房不宜建在半岩半土
2024-12-5 16:21
7.5 主要结构计算
7.5.1 主要结构设计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计算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能力计算,对需要抗震设防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计算; 2 对使用上需要控制变形的吊车梁、构架、屋盖等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 3 对承受水压力的钢筋混凝土闸墩、胸墙及挡水墙等下部结构构件,应验算抗裂或裂缝宽度,对使用上需要限制裂缝宽度的上部结
2024-12-5 16:21
7.6 结构抗震设计及措施
7.6.1 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51247的规定,泵房上部结构抗震设计还应同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7.6.2 抗震计算内容包括稳定验算和结构抗震计算。泵房和进出水建筑物以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应分别验算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稳定性、结构抗滑稳定性。结构抗震计算,应包括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构件截面抗震强度计算和抗震变形验算。7.6.3
2024-12-5 16:21
8 进出水建筑物
8.1 引渠8.2 前池及进水池8.3 出水管道8.4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
2024-12-5 16:21
8.1 引渠
8.1.1 泵站引渠线路应根据取水口及泵房位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渠线宜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渗透性强和有崩塌可能的地段,也宜避开在冻胀性、湿陷性、膨胀性、分散性、松散坡积物以及可溶盐土壤地段。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渠身宜坐落在挖方地基上,少占耕地。 2 渠线宜顺直。如需设弯道时,土渠弯道半径不宜小于渠道水面宽的5倍,石渠及衬砌渠道弯
2024-12-5 16:21
8.2 前池及进水池
8.2.1 泵站前池布置应满足水流顺畅、流速均匀、池内不得产生涡流的要求,宜采用正向进水方式。正向进水的开敞式前池扩散角单侧宜小于15°,底坡不宜陡于1:4。8.2.2 侧向或偏离引渠方向的进水前池,宜合理布设分水导流设施。对大中型泵站应采用数学模型分析进水池水流流态,必要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验证。8.2.3 多泥沙河流上的泵站前池应设隔墩分为多条进水道,每条进水道通向单独的进水池。在进
2024-12-5 16:21
8.3 出水管道
8.3.1 泵房外出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泵站总体布置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线应短而直,水力损失小,管道施工及运行管理应方便; 2 管型、管材及管道根数等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 出水管道宜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否则应采取安全可靠的工程措施; 4 铺设在填方上的管道,填方应压实处理,做好排水设施; 5 管道跨越山洪沟道时,应满足防洪要求。
2024-12-5 16:21
8.4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
8.4.1 出水池的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站址、管线及输水渠道布置,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8.4.2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采用出水池与输水渠连接困难时,可设置出水塔以渡槽与输水渠连接。8.4.3 出水池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池内水流应顺畅、稳定,水力损失小; 2 出水池若建在膨胀土或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基上应进行地基处理; 3 出水池与渠道之间应设渐变段,平顺连接;
2024-12-5 16:21
9 其他形式泵站
9.1 一般规定9.2 竖井式泵站9.3 缆车式泵站9.4 浮船式泵站9.5 潜水泵站9.6 潜没式泵站
2024-12-5 16:21
9.1 一般规定
9.1.1 当取水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时,可采用竖井式泵站、缆车式泵站、浮船式泵站、潜水泵站、潜没式泵站等其他形式泵站。9.1.2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可采用潜水泵站: 1 建设移动机组式泵站的; 2 不宜修建地面泵房,需要保持地面风貌的; 3 要求降低噪声影响的; 4 年平均运行时间少,应急取排水的。9.1.3 其他形式泵站可根据水位变化程度、水流速度以及使用要求等,经技术经
2024-12-5 16:21
9.2 竖井式泵站
9.2.1 竖井式泵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河岸坡度较陡,地质条件较好,洪枯水期岸边水深和泵站提水流量均较大时,宜采用岸边取水的集水井与泵房合建的竖井式泵站。集水井与泵房可根据基础岩性,采用阶梯形布置或水平布置的方式。 2 当河岸坡度较缓,地质条件较差,洪枯水期岸边有足够的水深,泵站提水流量不大,且机组起动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岸边取水的集水井与泵房分建的竖井式泵站。 3 当取
2024-12-5 16:21
9.3 缆车式泵站
9.3.1 缆车式泵站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河流顺直,主流靠岸,岸边水深不小于1.2m; 2 避开回水区域或岩坡凸出地段; 3 河岸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岸坡坡比宜为1:2.5~1:5; 4 漂浮物少,且不易受漂木、浮筏或船只的撞击。9.3.2 缆车式泵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车数不应少于2台,每台泵车宜布置一条输水管; 2 泵车的供电电缆或架空线和输水
2024-12-5 16:2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8-16 23:50 , Processed in 0.120047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