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 JGJ/T267-2012
订阅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 JGJ/T267-2012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assive solar buildingsJGJ/T 267-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38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67-
2024-12-6 10:19
1 总则
1.0.1 为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推广和应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1.0.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建筑的使用特性,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实现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4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施工、
2024-12-6 10:19
2 术语
2.0.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passive solar building 不借助机械装置,冬季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夏季采用遮阳散热的房屋。2.0.2 直接受益式 direct gain 太阳辐射直接通过玻璃或其他透光材料进入需采暖的房间的采暖方式。2.0.3 集热蓄热墙式 thermal storage wall 利用建筑南向垂直的集热蓄热墙面吸收穿过玻璃或其他
2024-12-6 10:19
3 基本规定
3.0.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要素,选择适宜的被动式建筑技术。3.0.2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与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3.0.3 当建筑仅采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时,室内的温度和空气品质应满足人体健康及基本舒适度的要
2024-12-6 10:19
4 规划与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4.2 场地与规划4.3 形体、空间与围护结构4.4 集热与蓄热 4.5 通风降温与遮阳4.6 建筑构造4.7 建筑设计评估
2024-12-6 10:19
4.1 一般规定
4.1.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前期,应对建设场地周边的环境和建筑使用功能等要素进行调研。4.1.2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与设计应依据地理、气候等基本要素,结合工程性质和使用功能,满足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朝向、日照条件。4.1.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集热部件和通风口等,应与建筑功能和造型有机结合,应有防风、雨、雪、雷电、沙尘等技术措施。条文说明4.1.1 在建筑设计开展之前,应收集与被动式
2024-12-6 10:19
4.2 场地与规划
4.2.1 场地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地表水体、植被和微气候等资源,或通过改造场地地形地貌,调节场地微气候。4.2.2 以采暖为主地区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仅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集热部件供暖时,集热部件在冬至日应有4h以上日照; 2 宜在建筑冬季主导风向一侧设置挡风屏障。4.2.3 以降温为主地区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应
2024-12-6 10:19
4.3 形体、空间与围护结构
4.3.1 建筑形体宜规整,体形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4.3.2 建筑的主要朝向宜为南向或南偏东至南偏西不大于30°范围内。4.3.3 建筑南向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4倍。4.3.4 建筑设计应对平面功能进行合理分区。以采暖为主地区的建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对热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宜布置在南侧。4
2024-12-6 10:19
4.4 集热与蓄热
4.4.1 在以采暖为主的地区,建筑南向可根据需要,选择直接受益窗、集热蓄热墙、附加阳光间、对流环路等集热装置。 4.4.2 采取直接受益窗时,应根据其面积、玻璃层数、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系数等参数确定房间的集热量。 4.4.3 采取集热蓄热墙时,应根据其集热面积、空腔厚度、蓄热性能、进出风口大小等参数确定房间的集热量,并应采取夏季通风降温措施。 4.4.4 蓄热材料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选用砖、石
2024-12-6 10:19
4.5 通风降温与遮阳
4.5.1 附加阳光间宜与走廊、阳台、露台、温室等功能空间结合设计,并应采取夏季通风降温措施。4.5.2 建筑设计宜设置天井、中庭等垂直公用空间。当利用垂直公用空间的通风降温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通风道等其他措施。4.5.3 直接受益窗、附加阳光间应设置夏季遮阳和避免眩光的装置。4.5.4 建筑遮阳应优先采用活动外遮阳。4.5.5 固定式水平遮阳设施的设置不应影响室内冬季日照的要求。4.5.6
2024-12-6 10:19
4.6 建筑构造
4.6.1 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以采暖为主的地区,窗户宜加装活动保温装置。4.6.2 采暖为主地区的建筑,应减少建筑构配件、窗框、窗扇等设施对南向集热窗的遮挡。4.6.3 当采用辅助能源系统时,建筑设计应为设备的布置、安装和维护提供条件。多层、高层建筑应考虑集热装置、构件的更换和清洁。条文说明4.6.1 门窗的气密性能和绝热性能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2024-12-6 10:18
4.7 建筑设计评估
4.7.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应进行评估,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运行效果进行预评估; 2 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扩初设计文件中,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要求和选用技术进行专项说明; 3 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建筑耗热量指标进行评估,并应对需要的辅助热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4 在施工图设计文件
2024-12-6 10:18
5 技术集成设计
5.1 一般规定5.2 采暖5.3 通风5.4 降温
2024-12-6 10:18
5.1 一般规定
5.1.1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和降温设施,应结合建筑形式综合考虑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的技术措施,减少设施在冬季的热量损失和冷风渗透以及夏季向室内的传热。5.1.2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不能满足建筑基本热舒适度要求时,应设置其他辅助供暖或制冷系统,辅助系统设计应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条文说明5.1.1 本条是针对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给出的总的设计原则。 5.1.2 对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
2024-12-6 10:18
5.2 采暖
5.2.1 建筑采暖方式应根据采暖气候分区、太阳能利用效率和房间热环境设计指标,按表5.2.1进行选用。表5.2.1 建筑采暖方式5.2.2 采暖方式应根据建筑结构、房间使用性质、造价,选择适宜的单项或组合采暖方式。以白天使用为主的房间,宜选用直接受益窗式或附加阳光间式;以夜间使用为主的房间,宜选用具有较大蓄热能力的集热蓄热墙式和蓄热屋顶式。5.2.3 直接受益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024-12-6 10:18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5-15 07:23 , Processed in 0.108712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