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5.3 裹冰荷载

2024-12-4 11:00| 发布者: Epona| 查看: 25| 评论: 0

摘要: 5.3.1 设计电视塔时,应考虑外露的结构件、管线、塔上设备(如天线)表面裹冰引起的重力作用及挡风面积增大的影响。5.3.2 基本裹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10m高度处的观测资料,取重现期为50年最大裹冰厚度的统计数值。计算高度处的裹冰厚度b按基本裹冰厚度b0乘以表5.3.2中相应的裹冰高度变化系数确定。 表5.3.2 裹冰高度变化系数5.3.3 管线和构件上的裹冰作用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5.3.1  设计电视塔时,应考虑外露的结构件、管线、塔上设备(如天线)表面裹冰引起的重力作用及挡风面积增大的影响。

5.3.2  基本裹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10m高度处的观测资料,取重现期为50年最大裹冰厚度的统计数值。计算高度处的裹冰厚度b按基本裹冰厚度b0乘以表5.3.2中相应的裹冰高度变化系数确定。

 表5.3.2 裹冰高度变化系数

5.3.3  管线和构件上的裹冰作用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1  圆截面构件和管线上的裹冰荷载(kN/m)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b——计算高度处的裹冰厚度(mm);

          d——构件或管线的直径(mm);

                μx——圆截面裹冰厚度修正系数,按表5.3.3采用;

          γ——裹冰重度,一般取9kN/m³。

表5.3.3 裹冰厚度修正系数

    2  非圆截面构件上的裹冰作用(kN/㎡)可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

5.3.1~5.3.3  电视塔裹冰主要集中在塔楼以上桅杆段,以雨松、雾松或两者间有形态出现使结构重力加大,挡风面积增加,设计中应予考虑。鉴于全国尚无较完整的裹冰分布资料,这里强调使用当地资料。

    裹冰计算参照《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 135列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5.2 风荷载下一篇:5.4 地震作用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5-7 20:00 , Processed in 0.1269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