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试验设备 A1.1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见图A.1和图A.2; ![]() 4——温度传感器; 5——整流栅; 6——控制和指示设备连接处; 7——烟箱控制指示设备连接处; 8——气流; 9——离子浓度计; 10——离子浓度计抽气装置连接处; 11——光学密度计。
图A.1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图
![]() 1——测量工作区 2——测量平台 3——探测器 4——温度传感器 5——光学密度计 6——离子浓度计 7——光学密度计的反射器
图A.2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图
A.1.2 测量工作区应能容下环境光线试验的专用闪光装置(见附录C)。探测器的边缘离测量平台的边缘尺寸不应小于20mm。 A.1.3 烟箱应能保证测量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满足试验要求。 A.1.4 烟箱应能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将测量工作区内的温度升到(55±2)℃。 A.2 光学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2.1 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减光系数m值(单位为dB/m)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光学密度计测量。光学密度计利用光束受烟粒子作用后,光辐射能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原理测量烟浓度。 减光系数用下式表示: m=(10/d)lg(P0/P) 式中: m——减光系数,dBm-1; d——试验烟的光学测量长度,m; P0——无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P——有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A.2.2 技术要求 A.2.2.1 光学测量长度不大于1.1m。 A.2.2.2 光学系统的安装,要使光电接收器不能接收到被试验烟粒子散射的散射角大于3。的光线。 A.2.2.3 光束波升在800nm~95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大于50%,波长低于80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小于10%,波长高于1050nm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亦应小于10%。 A.2.2.4 测量误差:在0~2dB/m之间的烟浓度,测量误差不应大于(m×5%+0.02)dB/m。每次测量前,测量仪器的读数须与洁净空气中的读数(零点)相比较,测量偏差不应大于0.02dB/m。 A.3 离子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3.1 工作原理 离子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y值(无量纲)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离子烟浓度计测量。离子烟浓度计利用抽气方法连续采样并连续地测量烟浓度。离子烟浓度计是由电离室、电流放大器及抽气泵组成。图A.3是离子烟浓度计电离室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通过抽气泵使含有烟粒子的空气扩散到电离室内的“测量体积”中。“测量体积”中的空气被a射线电离。因此,当两电极间加上电压时,便产生电离电流,电离电流受烟粒子作用发生变化。电离电流的相对变化作为衡量烟浓度的一个尺度。 离子烟浓度计的电离室测得的y值,符合下列关系式: d×z=η×y y=(I0/I)—(I/I0) 式中: I0——空气中无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I——空气中含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d——烟粒子的平均粒径,m; z——烟粒子数浓度,1/m3; η——电离室常数,1/m2。 A.3.2 结构 电离室的机械结构如图A.4所示,其零件名称、规格特征等见表A.1。其主要尺寸标出公差,未标注公差的是建议尺寸,不作硬性规定。 ![]() 1——抽气嘴; 2——装配盘; 3——绝缘圈; 4——空气和烟; 9——测量体积;10——测量电极; 11——保护环; 12——绝缘环; 13——挡风罩; 14——电子装置。
图A.3 离子烟浓度计电离室工作原理
![]()
图A.4 电离室结构图
表A.1 零件名称和规格特征
![]() ![]()
A.3.3 技术要求
A.3.3.1 放射源 ——核素:241Am; ——活度:130×(1±5%)kBq(3.5μci); ——a 射线平均能量:4.5×(1±5%)MeV; ——放射源的切割断面应当用源座包严,源的表面应有贵金属层保护; ——放射源圆盘直径:27mm。 A.3.3.2 电离室 ——电离室阻抗应为1.9×1011×(1±5%)Ω,其测量条件为: ——气压:(101.3±1)kPa(760 mmHg); ——温度:25℃±2℃; ——相对湿度:35%~75%; ——电源电压应保证测量电极上流过100pA的静态电流。图A.5示出离子烟浓度计工作电路。 A.3.3.3 电流放大器 ——输入电阻:Ri<109Ω。 A.3.3.4 抽气泵 ——气流量:30×(1±10%)L/min。 ![]()
1——对地电压;
2——测量电极; 3——保护环; 4——电流测量放大器; 5——电压输出与电离室电流成正比; 6——输入电阻。
图A.5 离子烟浓度计工作电路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