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6.4.2 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报告中应列明可行性方案风险清单,说明风险评估等级、总体风险评估结果,并应提出重大风险的处置措施。其中风险记录表及重大风险(Ⅰ级和Ⅱ级风险)处置记录表可分别采用本规范附录D及附录E。
6.4.3 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报告应通过专项评审后作为后续风险管理的依据。 条文说明
6.4.2、6.4.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需编制风险评估报告,该风险评估报告对后续阶段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报告主目录包括: 1 概述 2 编制依据 1)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 2)编制依据文件和资料。 3 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1)地质勘察风险; 2)地质灾害风险; 3)管线综合风险; 4)线路及车站选址风险; 5)动、拆迁风险; 6)周边环境影响风险; 7)建设工期风险; 8)交通组织风险; 9)其他风险。 4 土建结构施工风险评估 1)明挖施工的地下车站,采用暗挖或盖挖施工的车站可参考拟定。 2)地下区间,应根据不同施工方法来考虑(以盾构法和矿山法为例,其他施工方法可参考拟定)。 采用盾构方法施工,主要内容为: a)盾构机选型与地层适应性风险分析; b)盾构制作、运输、组装调试和交货期风险分析; c)主要施工设备(盾构机和盾尾注浆设备等)风险分析; d)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分析(包括地基加固风险分析); e)盾构推进阶段的施工风险分析; f)管片生产、运输和拼装风险分析; g)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分析。 采用矿山法施工,主要内容为: a)矿山法适应性风险分析; b)线路不同埋深风险分析; c)超前地质预报风险分析; d)施工主要设备风险分析; e)进出洞施工风险分析; f)开挖方案及施工工艺风险分析; g)工作面稳定性风险分析; h)初次支护与衬砌施工风险分析; i)不良地层施工风险分析; j)平行隧道相互施工影响分析; k)隧道辅助施工方法风险分析。 3)联络通道。 4)附属工程风险分析(包括:通风井、车站出入口和变电站等)。 5)重大风险因素及关键节点工程风险分析。 5 机电安装风险评估 1)供电系统风险分析; 2)通信系统风险分析; 3)信号系统风险分析; 4)通风和空调系统风险分析; 5)给水排水、消防系统风险分析; 6)防灾、报警与环境控制系统风险分析; 7)自动售检票等其他车站设备风险分析; 8)轨道及安全门风险分析; 9)设备联调风险分析。 6 人员安全及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1)人员安全风险分析; 2)职业健康风险分析。 7 工程施工环境影响风险评估 1)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风险分析; 2)噪声污染风险分析; 3)水污染风险分析; 4)空气污染风险分析; 5)施工渣土污染风险分析; 6)生态环境影响风险分析。 8 工程运营期风险评估 1)运营灾害风险分析; 2)运营事故风险分析; 3)运营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评估; 4)其他运营风险分析。 9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10 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报告还需提交可行性方案的综合比选分析,施工方法适应性风险分析,推荐优化的风险可接受方案等。同时,需组织专家对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专项评审,并作为后续工程阶段建设风险管理的依据。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