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当伴热方式为重伴热时,伴热管道应与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直接接触。当伴热方式为轻伴热时,伴热管道与仪表及仪表管道不应直接接触,并应加以隔离。碳钢伴热管道与不锈钢管道不应直接接触。 11.3.2 当伴热管通过被伴热的液位计、仪表管道阀门、隔离器等附件时,宜设置活接头。 11.3.3 当采用蒸汽伴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蒸汽伴热管应单独供汽,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 2 伴热管的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 3 伴热管的连接宜焊接,固定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接汽点应在蒸汽管的顶部。 11.3.4 当采用热水伴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热水伴热管应单独供水,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 2 伴热管的集气处应有排气装置。 3 伴热管的连接宜焊接,应能自由伸缩,固定不应过紧。接水点应在热水管的底部。 11.3.5 当采用电伴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热线在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缘检查,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MΩ。 2 电热线应均匀敷设,并应固定牢固。 3 敷设电热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层。 4 仪表管道系统各部件的伴热应无遗漏, 条文说明
11.3.1 重伴热还是轻伴热是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将轻伴热误作为重伴热,会使有些沸点较低的物料由于测量管道过热而蒸发成气体,造成测量误差。 11.3.2 设置活接头便于被伴热仪表、仪表管道的阀门、隔离器等附件的拆卸。 11.3.3、11.3.4 这两条的第1款单独供汽、供水是为了保证热源供应可靠。 11.3.5 本次修订取消了原规范中仪表箱内的电伴热管、板应安装在仪表箱的底部或后壁上的内容,仪表箱内的电伴热管、板具体安装位置应根据箱内位置决定。增加了仪表管道系统各部件的伴热应无遗漏的要求。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