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Rc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换算值,并按下式换算:
式中:Rc——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表3.3.2Jv与Kv的对应关系 3.3.3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3.3确定
表3.3.3 Rc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3.3.4 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与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3.4确定。
表3.3.4 Kv与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
3.3.5 定量指标Rc、Is(50)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条文说明
3.3.1 岩石坚硬程度,是岩石(或岩块)在工程中的最基本性质之一。它的定量指标和岩石组成的矿物成分、结构、致密程度、风化程度以及受水软化程度有关。表现为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直至破坏的能力。表示这一性质的定量指标,有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点载荷强度指数Is(50)回弹值r等。在这些力学指标中,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容易测得,代表性强,使用最广,与其他强度指标密切相关,同时又能反映出岩石受水软化的性质,因此,采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作为反映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 表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点荷载强度关系
3.3.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国内外采用的不尽相同。较普遍的有:岩体完整性指数Kv,岩体体积节理数Jv、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平均间距dp、岩体与岩块动静弹模比、岩体龟裂系数、1.0m长岩心段包括的裂隙数等。这些指标均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岩体的完整程度。目前国内的诸多岩体分级方法中,大多数认为前三项指标能较全面地体现岩体的完整状态,其中Kv和Jv两项具有应用广泛、测试或量测方法简便的特点,且两者相互间关系的论证相对较为充分,因此本标准选用Kv和Jv来定量评定岩体的完整程度和计算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表6 Jv与Kv对照表(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
表7 Jv与Kv对照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 3.3.3 本条表3.3.3给出Rc值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使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定量范围值。值得说明的是,表3.3.3并不是岩体质量定性和定量分级中必须用到的表,只是定量指标在定性划分上的初步对应关系。国内各部门,多采用Rc这一定量指标来划分岩石坚硬程度,参见表8。从表中可知,各部门所划分的档数和界限值虽不尽相同,但都以30MPa作为硬质岩与软质岩的划分界限。关于坚硬岩石的划分,这里选取60MPa作为界限值,是考虑到工程界的已有习惯,为工程界所接受。实际上,对坚硬岩石,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一般都在较大程度上高于60MPa。 表8 国内岩石坚硬程度的强度划分
3.3.4 本条表3.3.4给出Kv值与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使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定量范围值。 国内一些单位或规范根据Kv值对岩体完整程度作了划分,如表9所列。本标准总结和参考了这些划分情况,并根据编制过程中收集的样本资料,在表3.3.4中给出了与定性划分相对应的各档次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值。 表9 国内岩体完整性指数Kv划分情况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