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 岩体完整性指数Kv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
式中:Jv——岩体体积节理数(条/m3); 条文说明
B.0.1 由于声波测试设备及工作条件的不同,岩体弹性纵波速度(Vpm)的测试方法主要有跨孔测试法、单孔测井法、锤击法等几种。根据弹性波测试频率范围,有地震波(频率小于5kHz)、声波(频率5kHz~20kHz)和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三类。不同测试方法结果略有差异,由它们计算得到的Kv值,彼此相差约为±10%,但仍可用来定量地评价岩体的完整程度。因此,本附录规定Vpm的测试以岩体弹性纵波速度测试为主。为正确把握被测岩体Kv值的物理意义,以及便于确立由不同方法获得的Kv值之间的关系,各工程的勘察试验报告中,应当说明测试方法。
跨孔测试方法所取得的Vpm值,能较好地反映岩体的完整性程度,在可能的条件下,宜首先考虑采用此测试方法。若在洞室内进行测试,应避开爆破影响带。 B.0.2 岩体体积节理数Jv值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直接测量法,间距法和条数法。直接测量法是直接数出单位体积岩体中的结构面数;间距法是通过测量岩体中各组结构面的间距,并以其平均值计算岩体单位体积中结构面的条数;条数法是指在单测量区域内数出单位面积内的结构面条数,并乘以修正经验系数。本附录推荐岩体体积节理数Jv值的测量可采用直接测量法或结构面间距法。 当采用结构面间距法时,测线布置一般采用与某组结构面出露迹线呈大角度相交的原则,鉴于一般的岩体露头主要是边坡坡面或勘察平洞等部位,这里规定测线布置一般为水平布置。若有结构面与测线近平行或小夹角展布,可布置另一条与主测线垂直的辅助测线。关于测线长度,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测线长度应不小于10倍的被测量结构面间距,这里规定,水平向测线长不宜小于5m,垂直向辅助测线长不宜小于2m。 鉴于现代计算技术的普及,对测线间距的处理,本条规定应将测得的沿测线方向的视间距转换为沿每组结构面法向上的真间距,以获得更准确的Jv值。 由于被硅质、铁质、钙质充填再胶结的结构面已不再成为分割岩体的界面。因此,在确定Jv时,不予统计。对延伸长度大于1m的非成组分散的结构面予以统计,即需加上每立方米岩体非成组节理条数S0,使计算的Jv值更符合实际。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