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地热供热工程防腐设计必须依据国家认定部门检测的水质全分析报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执行。 条文说明
9.1.1 地热流体产生腐蚀的重要因素有7项:
1 氯离子(Cl-):地热流体中氯离子的腐蚀作用主要是促进作用而不是反应物。当地热水中存在溶解氧时,氯离子的促进作用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2 硫酸根( ![]() ![]() ![]() 3 硫化氢(H2S,包括HS-、S2-):硫化氢在金属腐蚀中起加速作用,即使在无氧条件下,它也腐蚀铁、铜、钢、镀锌管等金属。在高温下,对铜合金和镍基合金的腐蚀最为严重。 4 氨(NH3,包括 ![]() 5 二氧化碳(C02,包括 ![]() ![]() 6 氧(O2):氧通常来自大气。地热流体中原有的溶解氧一般很少。氧是地热流体中最重要的腐蚀性物质。当地热系统有空气侵入时,会使碳钢的均匀腐蚀速度增加10倍。 7 pH(氢离子):在大多数无O2的地热水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腐蚀主要由氢离子的还原反应控制。当pH增高(pH>8)时,腐蚀速度急剧下降。 9.1.2 现行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1615中参照工业腐蚀系数来衡量地热流体的腐蚀性和用锅垢总量来衡量地热流体结垢性的办法也可采用。 9.1.3 地热供热工程设备的外防腐,多数与化工设备类似,但也有一些是不同的,需要参考化工设备外防腐和地热工程设备外防腐的实践经验加以实施。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